文|筱柒筱捌
以一己之力帶火“洪荒之力”,在曾經傅園慧有著巨大的流量。
她在當年的熱度,比之春晚傳播的爛梗有過之而無不及。
很多人都因此喜歡那個不為難自己的游泳運動員。
但不知何時開始,她突然不再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
使用“洪荒之力”的少女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所有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都在緊張的準備。
每一次的比賽他們都盡力做到零失誤。
只有這樣,冠軍的那枚獎牌才有可能被他們拿到。
會場中的攝像頭更是對準了每位運動員們。
他們都是有潛力的黑馬,不到最后一刻誰都不知道贏家是哪位。
他們能做的只有盡力錄下更多的視頻,為之后的新聞保留素材。
裁判宣布開始以后,所有選手都盡力向前。
短短三分鐘,所有選手就已經完成比賽,甚至走出了賽場。
我國的游泳運動員傅園慧就在其中。
比賽結束以后,她一臉輕松的表情,好像毫不在意她的成績。
當記者告訴她的時候,她則一臉驚訝,自己竟然有這么快。
之后她又連忙表示,自己對這個成績非常滿意,自己已經用盡了洪荒之力。
沒過多久,這個視頻瞬間在網絡上爆火。
除了傅園慧變成了紅人以外,甚至連那句“洪荒之力”都被人熟知。
洪荒之力的意思,就是能毀滅世界的力量。
她用這個詞語表示自己已經拼盡了全力,再沒有什么遺憾。
其實這個詞語并沒有什么,讓大家對她好感倍增的,是她對于成績的態(tài)度。
很快又被流量拋棄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導都告訴我們,第一永遠是最好的。
如果拿不到第一,就證明你并沒有盡最大的努力。
可現(xiàn)實是,第一永遠只有一個,任何人都不可能是第一。
這就導致那些沒有經常拿第一的孩子,心理上出現(xiàn)很大的負擔。
甚至等我們長大以后,還是經常會和別人比較,想做第一名。
更不用說運動員這個職業(yè),基本就是沖著第一名去的。
但事實證明,她與第一名有一點差距。
如果是其他運動員,可能會難受自己沒有拿到最好的成績。
只有她的反應出乎了觀眾意料,這才導致了她的爆火。
自那以后,傅園慧好像進入了人生巔峰狀態(tài)。
不僅拿到了奧運會的銅牌,還吸引了幾百萬的粉絲。
更重要的是,回國之后她的各種代言和廣告都接踵而至。
從那之后,不論是哪方面的產品,幾乎都能看到她的照片。
更有綜藝節(jié)目直接將她邀請做嘉賓,為節(jié)目帶來巨大的流量。
除了比賽成績以外,大家同樣也非常關心傅園慧的日常生活。
那檔節(jié)目因為有她的加成,收視率確實提高不少。
如果說這些都是小打小鬧的話,那上春晚就意味著她真的能在娛樂圈發(fā)展了。
上了春晚以后,傅園慧的人氣只增不減,依舊是大家自己的榜樣。
雖然傅園慧回絕了一些代言,卻沒能抵擋住綜藝節(jié)目的誘惑。
從里約奧運會開始,她就一直活躍在大眾面前。
與那些每天努力訓練的隊員相比,她的曝光度要高得多。
原本這些根本不算什么,畢竟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大眾對她口碑的感覺,還是因為比賽成績。
雖然在里約奧運會上,傅園慧沒有拿到金牌。
但能夠突破國內的仰泳紀錄,拿到季軍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所以大家對于她之后的比賽同樣充滿了期待。
結果在2017年的世界賽上,她好像真的已經用完了洪荒之力。
原本訓練成績很好的她,卻沒有發(fā)揮出真正的實力。
一個項目拿到了季軍,另外兩項甚至連獎牌都沒有。
成績出來以后,她又一次上了熱搜。
不過這次她得到的,就只有對她的指責了。
很多人都認為她之所以沒有成績,是因為頻繁參加節(jié)目的緣故。
作為一個運動員,她明明應該專心訓練,卻被娛樂圈的光怪陸離迷了眼睛。
對于這些質疑和指責,傅園慧并沒有作出回應。
只是在之后訓練的時候拼盡了全力,后面拿回了屬于自己的冠軍。
她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不是耽于享樂的人,但卻已經無人在意。
從她沒有滿足觀眾期待的開始,她就已經不再是媒體的寵兒了。
之后的東京奧運會上,她因病沒能出戰(zhàn),又讓大家的期望落空。
至此,她人生中的輝煌時刻已經過去。
那些看客們,又找到了另外的天之驕子們。
永遠不要騙自己
雖然鄰國舉辦的奧運會有很多槽點,但我國的運動員還是依舊優(yōu)秀。
他們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拿到了很多金牌。
其中最讓觀眾感到驚喜的,是那個叫全紅嬋的小丫頭。
她僅僅十歲出頭的年紀,就已經完美掌握“水花消失術”。
她像一匹黑馬突然闖進大家的眼中,驚艷了所有人。
一時間,各種夸贊全紅嬋的新聞通稿漫天飛舞。
她的成績是大家驕傲的根本,決賽后在日本奏響的國歌更令大家高興。
從前那個根本沒有人認識的小女孩,突然成為了運動明星。
雖然她很高興大家喜歡自己,可后來的她還是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拿到世界冠軍以后,全紅嬋就立刻緊鑼密鼓為下一次的比賽準備。
為了保持這樣的成績,她必須時刻努力。
東京奧運會結束以后,她的熱度確實降低了不少。
可去年的巴黎奧運會,又讓一群“狂熱分子”盯上了她。
那些所謂的粉絲要么去機場圍追堵截。
要么堵到老家沾一沾冠軍的好運。
這些事情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無奈卻無法解決。
有一句話說得好,中國網友最擅長的就是:造神毀神。
他們先創(chuàng)造出一個高大的形象,等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以后,再盡情詆毀。
傅園慧顯然就是掉入了這樣的“圈套”,在比賽失利后瞬間被拋棄。
好在全紅嬋始終非常清醒的意識到,大家喜歡的并不是自己。
他們更加關注的,顯然是那個世界第一的成績。
如果別人是世界第一的話,那他們或許也會喜歡別人。
所以無論別人對她怎么吹捧,她始終只做自己。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
是要清醒的沉淪然后欺騙自己,還是堅定信念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