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重看《北京人在紐約》老劇時,突然發(fā)現(xiàn)個扎心真相現(xiàn)在大伙兒天天吐槽的"卷",擱三十年前可是發(fā)達國家的標配?。?/p>
當年電視里華爾街精英熬夜到凌晨的勁頭,現(xiàn)在倒成了某些人嘴里的"中國現(xiàn)象",這雙標玩得真叫一個溜。
先說個冷知識:在咱們這兒能實現(xiàn)"每周下館子自由"的主兒,已經跑贏了全球95%的人類。
這話可不是我瞎編,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有近8億人每天伙食費不到10塊人民幣。
墨西哥城郊區(qū)的建筑工人中午就啃兩張玉米餅夾豆泥,曼谷寫字樓白領的午餐標配是30泰銖(約6塊錢)的街邊炒粉。
咱普通老百姓能在周五晚上舒舒服服點個酸菜魚,再加兩瓶啤酒,這日子放地球村里絕對算"頂配"。
說到改變命運這事兒,中國真算得上"人間天堂"。
非洲54個國家加起來,正經大學還沒咱們一個省多。
肯尼亞去年高考,全國前100名的學霸擠破頭搶5個全額獎學金名額——這競爭慘烈程度,比咱們清北錄取還夸張十倍。
拉美少年天天做著足球夢,可您知道嗎?巴西貧民窟踢野球的孩子,能進職業(yè)隊的概率比中彩票還低。
那些沒踢出來的,不少成了毒販的"預備役",這才是真正的"卷到死"。
西方精英教育那套更是個深坑。哈佛大學現(xiàn)在光學費就漲到6萬美元,加上住宿費直接奔著9萬去。
知道美國學生貸款總額多少嗎?1.7萬億美元!比咱們軍費預算都高。
我認識個芝加哥的老教授,65歲退休了還在還他閨女的助學貸款。反觀咱們國家,去年剛出臺政策,助學貸款還本寬限期延長到5年,就算真遇上困難,去送外賣、跑滴滴,踏實干半年怎么都還上了。
說到加班文化,某些人真該去翻翻老黃歷。
80年代《東京愛情故事》里,完治天天加班到末班車;
《華爾街》里戈登·蓋柯凌晨三點還在交易大廳蹦跶。
現(xiàn)在輪到咱們發(fā)展起來了,這些人倒開始裝起"養(yǎng)生達人"。更魔幻的是,當年紐約倫敦的燈火通明叫"經濟繁榮",如今深圳杭州的加班燈光就成了"血汗工廠"?
不過話說回來,咱也不必妄自菲薄。
現(xiàn)在年輕人確實壓力大,但橫向比比就知道,中國的上升通道還算敞亮。
去年全國新增了3700多家科技企業(yè),這些初創(chuàng)公司可不管你是985還是職校畢業(yè),有真本事就能上位。
我表弟專科畢業(yè)搞直播帶貨,現(xiàn)在帶著20人團隊,去年凈賺七位數。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場面,您去印度試試?
沒個婆羅門的種姓,再努力也難出頭。
再說個真實案例:深圳龍華有個"三和大神"聚集地,最近冒出個傳奇人物。這哥們當初欠了網貸跑路,后來靠幫人代寫簡歷翻身,現(xiàn)在開了家人力資源公司,專門幫廠哥廠妹轉型做短視頻。
他說中國這片土地神奇就神奇在——連撿破爛都能撿出商業(yè)模式。這話雖然夸張,但您看看閑魚上的"職業(yè)撿漏師",哪個不是月入過萬?
當然,咱也不是說國內啥都好。房價高、內卷狠這些糟心事確實存在,但比起拉美隨時可能吃槍子兒,非洲三天兩頭斷電,中東今天不知明天事,咱們的煩惱真算不了什么。
再說了,現(xiàn)在國家整治教培、打擊996、推進共同富裕,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可比某些國家光會印鈔票發(fā)福利強多了。
好好的愛我們的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