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常規(guī)挑戰(zhàn)賽收官:日本2冠3亞,印度法國德國各1冠,國乒1亞」
16歲小將慘敗日本天才! 國乒新星軍團突尼斯折戟。
六天賽事落幕時,唯一站上領(lǐng)獎臺的竟是一對男雙組合。
日本隊包攬女單冠亞軍那夜,張本美和4-1碾壓早田希娜。
這位16歲天才少女全程轟出11-6、11-3、11-5的恐怖比分。
更驚人的是她在混雙決賽日連戰(zhàn)七場,體力槽見底仍奪兩冠一亞。
看看咱們的年輕選手——
男單8人出征,6人倒在資格賽。
正賽首輪李和宸被17歲松島輝空橫掃,比分牌亮著刺眼的0-3。
女單丁怡婕面對張本美和,三局僅得15分。
但雙打戰(zhàn)場殺出血路!
李和宸/伍毅菲這對16歲組合,從資格賽五戰(zhàn)四逆轉(zhuǎn)。
半決賽挑落埃及強敵時,場邊教練攥緊的拳頭都在顫抖。
決賽雖敗給德國老將,世界排名卻火箭般躥升40位。
更驚艷的是13歲的祝啟慧。
這個剛夠球臺高度的女孩,帶著15歲搭檔楊惠澤硬剛世界第一女雙。
決勝局9-11憾負時,對手大藤沙月主動過來擁抱——這是對未來的投資。
左手將統(tǒng)治了本屆賽事。
男單四強三個左撇子,混雙決賽四位選手三人執(zhí)拍手在左。
李和宸的左手弧圈撕開防線,德國冠軍杜達的反手爆沖堪稱教科書。
看看張本美和的晉級路線——
全程僅丟四局,決賽局均得分破10。
她的接發(fā)球輪次勝率高達73%,正手突擊成功率91%。
這數(shù)據(jù)讓成年組選手都脊背發(fā)涼。
而我們的小將還在交學費。
閆禹橦被佐藤瞳的削球戲耍,三局僅得14分。
楊惠澤面對瑞典旋轉(zhuǎn)大師,接發(fā)球失誤多達11次。
但黑暗中透著曙光——
三對雙打組合的平均年齡15.3歲,卻全部殺入四強。
丁怡婕/胡一組合鏖戰(zhàn)冠軍組合五局,關(guān)鍵分處理僅差2球。
男單賽場已成群雄逐鹿。
法國新星菲利克斯連斬奧恰洛夫等名將,決賽轟出11-2的碾壓局。
四強選手分屬四個大洲,00后占比75%。
當日本00后已手握世界冠軍時,我們的同齡人還在沖擊正賽資格。
張本美和世界排名穩(wěn)居前六,而咱們的姚睿軒剛摸到TOP100門檻。
這場戰(zhàn)役的啟示錄寫著:
雙打可能是彎道超車的鑰匙,左手將是稀缺戰(zhàn)略資源。
那些打滿五局的遺憾,那些差兩分的敗北,都在為未來積攢籌碼。
看著領(lǐng)獎臺上唯一的中國紅,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劉國梁的預(yù)言:
「乒乓球真正的較量,在青少年訓練場的每一滴汗水里。 」
當日本小將在健身房加練時,咱們的苗子是否還在加練網(wǎng)紅舞蹈?
張本美和的下個目標或是巴黎奧運領(lǐng)獎臺。
而我們的少年軍,何時能捅破這層成長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