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的一個晚上,在關于“騰訊作為NBA中國數(shù)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伙伴,與NBA續(xù)約五年”的官方報道推出之前,消息已經(jīng)在行業(yè)里逐漸散開,彌漫著這場平臺版權大戰(zhàn)之后,硝煙未盡的氣息。
我在夜深時分給老呂發(fā)去了求證的微信:定了?
老呂,在行業(yè)里縱橫20年的老體育新聞工作者,出自北京電視臺《天天體育》團隊,從傳統(tǒng)媒體向數(shù)字媒體完成成功跳躍的典型,如今騰訊NBA直播工作的搭建者和實際執(zhí)行者,頓了一頓,答非所問地回給我:好一場大戰(zhàn)。
直到這周一的早上,騰訊與NBA續(xù)約的消息官宣之后,我所在的,一個里面有很多騰訊NBA直播導演的微信群里,爆發(fā)出一連串的嘆號,讓我仿佛聽見了他們的歡呼。
這是當我們這樣的工作者和外部——特別是球迷群落在聽到續(xù)約消息時感受上最大的不同。你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會是兩個光芒萬丈的標識,一只胖胖的企鵝,一個LOGO爺韋斯特的運球身姿,再次合并在一起。在未來6年之內(原合同還剩最后一季),他們仍將聯(lián)手。你的耳邊會自動回響起“騰訊體育,為熱愛加冕”這樣的SLOGAN。而我的第一反應,是一張張面孔,一個個名字,一番番命運。
比如,朝杰,也姓楊,個性樂天有趣。今年總決賽時在多倫多,朝杰是現(xiàn)場導演,還有負責攝影的另一個老楊,和我一路同行,仨姓楊的,簡直三羊開泰。朝杰那么有趣,嘻嘻哈哈的人,在多倫多開車時,常常若有所思,有兩次問我“您說下賽季以后,我們還能接著干嘛”,還有“現(xiàn)在還剩一年,要是(版權)沒了,明年這時候,也不知道我們這幫人怎么辦”。
還有志越,直播組一位非常重要的導演,今年總決賽舊金山轉播團隊的負責人??倹Q賽打完第六場,勝負已分,第二天就開拔回國。那一晚,我們在下榻酒店的西餐廳里,點了幾份披薩,開了兩瓶紅酒,有張指導,我和柯凡,還有所有參與總決賽報道工作的編輯們。大伙兒談興正濃,志越突然說了一句“這回回去,也不知道怎么樣”。每個人都知道志越說的是什么,不禁突然寂靜。
這就是在短短一個半月之前,這個行業(yè)里面對的猜測和未知。阿里系旗下的優(yōu)酷來勢不小,傳說他們給NBA開出了極高的報價。同時他們利用自身特定資源優(yōu)勢,力爭為NBA在電商領域打開突破口的設想非常吸引人。他們與騰訊的這場鏖戰(zhàn),自一年前已經(jīng)開始布局,隨后短兵相接。NBA中國的版權銷售負責人,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希望在下一個版權合同期里,NBA能在更多平臺上出現(xiàn),以再次擴大NBA的影響力。這讓人浮想聯(lián)翩,也在版權爭奪的方式上顯現(xiàn)了無限可能。當猛龍擊敗勇士奪冠時,一切懸而未決。但人們知道,定論就在這個夏天。
一位NBA的內部人士曾經(jīng)告訴我:籃球世界杯之前,必有結果。
對每一個身在其中的工作者而言,等待令人戰(zhàn)栗。
我提到的伙伴們,沒有一個有足夠的級別和途徑了解爭奪的內情。他們和我們一樣,就是最基層,最直接的NBA直播和節(jié)目制作的執(zhí)行者。集團征伐,巨鱷之戰(zhàn),距離這個層面相當遙遠。他們上面有老板,老呂是他們的老板之一,老呂上面也有老板,老呂的老板還有老板。指揮軍馬,揮舞支票,決勝于時代之巔,是那個層級的事兒。沒有老板的決策和支持,就沒有投入,沒有陣勢,沒有帶寬,沒有團隊的基礎。而每一天,每一夜,每一場,每一個片頭,每一次我要上暫停,每一段結構精巧的宣傳片,是這些伙伴們細作出來,心血橫溢,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
站在這個角度上,他們和在屏幕前等待的你們是一致的。你也許未必真正關心NBA的下一份版權賣給誰,你想反正有人會買,而我有的看就行了。但你一定期待看到最專業(yè)和最精細制作的直播,你期待著最優(yōu)質流暢的畫質。這也是他們的追求。NBA不只是他們的喜好,也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命運的引線。
也許你并不知道,騰訊擁有的這個團隊,就是NBA在中國售賣數(shù)字版權,也就是網(wǎng)絡NBA轉播真正成型之后,唯一長期運營的成功團隊。錢可以購買很多東西,但錢不能迅速生成經(jīng)驗,專業(yè)性和凝聚力。
我猜,這就是最終的最終,當大戰(zhàn)進入白熱化——分銷邏輯已經(jīng)被堵死,騰訊和阿里都志在必得,欲收全功,所有的提案,擺在NBA紐約總部的辦公室里。面對阿里更高的出價和看上去很美的電商邏輯,總裁亞當·蕭華,為什么繼續(xù)選擇了騰訊,讓NBA中國的騰訊時代延續(xù)下去。
因為騰訊的團隊在過去四年以來,把NBA在中國網(wǎng)絡直播的呈現(xiàn),提升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度上,也把中國網(wǎng)絡媒體體育轉播的水平,提升到了此前無法想象的高度。他們的制作水平,已經(jīng)達到國際頂尖標準。在過去四年里,這直接決定了更多用戶,特別是年輕用戶,首選通過網(wǎng)絡,通過騰訊體育來觀看NBA,以及其他大量比賽。騰訊在過去四年對NBA內容的運營,用戶的積累和認可,讓他們的內核優(yōu)勢,被蕭華稱為“對于NBA在中國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代替的價值”。
于是,在這次續(xù)約之后,騰訊體育的整個NBA團隊將以一個整體得以被保存下來。他們的每一條命運,都仍然凝聚在一起。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6年內,你仍將穩(wěn)定,無憂的,在最熟悉的頁面上,用最熟悉的操作,看到保持多年的,甚至是更高水準的NBA網(wǎng)絡直播。你所熟悉的那一切,以及在這一切背后,你并不熟悉的那一張面孔,都仍在這里。
如果你并不記得,作為整個中國體育網(wǎng)絡直播和NBA網(wǎng)絡直播時代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我想提醒一下各位,在過去十幾年里,我們在這份工作里都經(jīng)歷了什么。
最早NBA在中國第一個擁有直播版權的官方網(wǎng)站是新傳,那時候的直播是這樣的。
第二家是TOM.COM,里面出了一個小胖子叫柯凡。那時候的直播是這樣的。
第三家是新浪。直到新浪時代,NBA在中國的網(wǎng)絡直播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演播室,而不再是一張桌子和一個背板。但那時的帶寬完全不能支持比賽直播的流量,常常只有前幾千進入直播室的觀眾才能流暢收看比賽,后進的就會面對無休止卡頓。所以你不得不早早搬個板凳進去占座。那時候的直播是這樣的。
只有到了騰訊時代,你看到的NBA網(wǎng)絡直播才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在這個時代,你可以用最高品質的藍光畫質,收看到任何一場你想看到的NBA比賽;帶寬足以承受數(shù)百萬以上觀眾同時在線。2100萬球迷通過騰訊收看了2019年總決賽第六戰(zhàn),這是一個創(chuàng)紀錄的數(shù)字。我不是騰訊員工,但我知道,如果不是騰訊在過去四年間,以及仍在繼續(xù)下去的投入和決策,這根本不可能。作為參與者,我們也不會擁有在網(wǎng)絡平臺上,與國際頂尖平臺制作頂尖節(jié)目的機會。比如我和美國楊毅吵架,雖然我不喜歡吵架。我為我的伙伴們感到開心,我除了想起他們,我還想起那一座座演播室,希格瑪?shù)?,四德的(就是那座最大的演播室,見上圖),還有傳說中正在搭建,我們將在世界杯男籃的報道里見到的。我想起,我仍將在這些演播室里和他們重逢,一起工作。而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他們將留在自己最喜歡的位置上。
在這篇推送的結尾,我想說另一件你們可能關心的事情。因為我聽到有人說,在騰訊與NBA的第一份5年5億美元的版權合同期內,騰訊必定是賺了很多,所以才來爭奪下一份。而下一份合同,版權價值上升為5年15億美元,因此騰訊勢必會大幅提升會員費用。我再說一遍,我不是騰訊的人,騰訊會不會提升會員費,會怎樣設計會員結構,我都不知道。但我知道的一點是,在中國目前的收視和體育消費習慣,還有整體體育消費能力下,無論版權費用是5億還是15億,其實都很難從純商業(yè)角度考慮。騰訊在NBA制作和播出上,付出的不只是版權費用,還有巨大的人員成本和制作費用。他們從未從純粹的商業(yè)角度,來考量在NBA這個項目上的得失。在商業(yè)上,他們在體育之外的大量領域有明顯更高效的選擇。一位騰訊的朋友曾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對我說:雖然這聽著很虛,但我們真的是在做用戶服務。
如果可以,我,我自己,愿意給會員——那些真金白銀來購買支持的朋友們以更多回報。比如,我在騰訊解說的所有比賽,都只說會員場——如果會員們愿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