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nba海王,身高臂展體重數(shù)據(jù),亞當斯簡介
提起亞當斯,首先不得不說的是他的前場籃板球能力,他在nba是一個風格特別明顯的球員,并不搶占大量的出手權,生涯場均出手甚至只有6.5次。相比之下,他更喜歡保護球隊的籃板球,并且在進攻中通過二次進攻得分。某種意義上,亞當斯似乎并不想浪費球隊的進攻回合,比起自己出手,更愿意搶到前場籃板,得到機會再出手,因為搶到進攻籃板意味著球員幫助球隊再次獲得了進攻機會。例如,本賽季他的場均出手只有6.3次,但是可以搶到5.1個進攻籃板。也就是說,兩項數(shù)據(jù)減一下,亞當斯每場比賽只需要球隊給他1.2次出手機會。
其實在亞當斯很小的時候,籃板球上的天賦就彰顯出來了。那13歲就長到了接近兩米。由于身高臂展遠超同齡人,亞當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他的兄長送到著名的籃球學校,讓專業(yè)的籃球教練對他進行培訓。
籃板球的爭搶非常考驗球員的硬性身體條件和巧妙的籃球判斷意識。就像羅德曼強調的,他需要球員擁有足夠的身高和臂展,彈跳力出色的同時,下盤力量還要穩(wěn),能扛住對手在禁區(qū)的壓迫。另外,它更需要球員準確地把握卡位,移動的時機,預判籃板球的落點絕非只是往那一站,球就鉆到自己手里。但亞當斯在這一點上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他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羅德曼已經把搶藍板弄成了科學,自己沒有那么多腦細胞學它,只是往那里一站。
亞當斯的教練也發(fā)現(xiàn)了他敏銳的籃板嗅覺,所以還別出心裁地給他制定過一個目標,那就是在比賽中補扣,也就是接前場籃板直接扣籃。如果單單是扣籃,這對于身高兩米以上的亞當斯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但是補扣卻完全不同,它的核心在于籃板的拼搶。所以大概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亞當斯才順利完成這一任務。他發(fā)現(xiàn)對手竭盡全力防守,幾乎防下他們進攻時,自己拼搶到前場籃板的補扣,讓對手的努力付諸東流,還用最強勢的終結方式打擊他們的士氣,這讓他明白籃板同樣可以幫助球隊贏下比賽。
另外,與現(xiàn)在打法不同的是,大學時期的亞當斯進攻比較靈動,竟然還有不少中距離出手。這些中距離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很大程度上是由亞當斯自己持球發(fā)起的。所以雖然進入nba之前,亞當斯的得分也不高,但是他的進攻手段還是比較豐富的。不過,隨著2013年選秀大會被雷霆用12號簽選中進入nba。亞當斯發(fā)現(xiàn),大學時期很多飄逸的打法開始失靈了。他的身高雖然有211公分,但是對手可以利用對抗壓迫他,造成他在低位的失誤。同時對手還會封鎖他的傳球路線,切斷他與隊友的聯(lián)系,讓他用自己不太擅長的方式來終結。此時的雷霆剛剛在2012年闖進總決賽,在核心KD與威少都在的情況下,也很難給亞當斯這些新人足夠的培養(yǎng)空間,所以亞當斯的菜鳥賽季只有場均不到15分鐘的出場時間。為了更好地在nba生存,亞當斯必須精簡自己的打法,將自己的弱點隱藏,充分發(fā)揮出自己在防守端的優(yōu)勢,所以他開始提升自己的藍下防守技巧。
據(jù)說當時隊里的老將帕金斯曾在一次訓練中手擊了亞當斯的胸口,并且朝著亞當斯怒吼自己是這個球隊里的老大。結果亞當斯既沒有被他激怒,也沒有被他嚇到。聽了帕金斯的話,只是哈哈笑了起來,一副你少來了的樣子。
他在籃球場上會竭盡全力,在最為擁擠的內線爭強每一個籃板,無所謂身體對抗,不會考慮面對的是征戰(zhàn)十年的老將,還是和自己一樣剛進入聯(lián)盟的新兵蛋子。同時因為動作相對粗糙,他也會有意無意地出現(xiàn)一些合理范圍內的小動作,借此擾亂對手的節(jié)奏,讓對方打得非常不自在,一旦對手挑釁他,他就會聳聳肩一笑了之。這樣的舉動有時恰恰會把對手給激怒,進而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所以,亞當斯的腦袋,脖子,肩膀,肚子,乃至襠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幸免于難。在他菜鳥賽季末尾,nba曾經進行過一次公開評選,亞當斯還獲選為球員最想毆打的人。不過亞當斯哪怕被惡意打傷也不會回擊對手,因為他覺得一旦回擊,可能會傷害到球隊的利益。依靠這種不懼怕惡意犯規(guī)的強硬打法,亞當斯屢屢將對手趕出球場。
其中代表作莫過于亞當斯菜鳥賽季的季后賽首輪。禁賽了對面核心蘭多夫和小加索爾率領的灰熊。灰熊季后賽首輪與雷霆相遇,并且依靠兇狠的籃下進攻,系列賽取得了三比二的優(yōu)勢,其中,蘭多夫的發(fā)揮至關重要,他這輪系列賽在前六場,場均可以砍下18.2分8.7籃板,兩項數(shù)據(jù)全是隊內最高。同時在籃下造殺傷能力也是灰熊隊最出色的。場均可以搏到6.8次罰球。很顯然,灰熊的戰(zhàn)術就是以蘭福多夫和加索爾的雙塔抗衡青春無限的雷霆雙星杜蘭特和威少,試圖在內線建立充分的優(yōu)勢,搗毀整個雷霆的禁區(qū)。
但是在第6場還剩下半節(jié)的時間時,亞當斯一次回防過程中,通過小動作惹怒了蘭多夫,對方一怒之下直接一技鐵拳招呼在了亞當斯的臉上。結果蘭多夫因為這次惡意打人,被聯(lián)盟直接禁賽一場。再決定生死的第七戰(zhàn),無法出戰(zhàn),內線威脅減少,也讓雷霆打出了更為流暢的進攻,于是在搶七大戰(zhàn)雷霆砍下整個系列賽兩隊最高的120分,送灰熊回家。蘭多夫后來表示:「這可能是亞當斯的計劃,但是自己身為老將竟然上當了,這困擾了他一個夏天?!?/p>
告別了菜鳥賽季,亞當斯開始續(xù)起了胡子,也因為對抗不足選擇了增重。漸漸成為我們印象中的那個粗獷的nba“海王”。不過變化的可不止他的外貌,還有他日漸提升的籃下強硬風格。由于KD和威少各自超過30%的使用率,很難獲得球權的亞當斯只能放棄藍下持球進攻,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籃板球的拼搶以及禁區(qū)的護框上。另外,由于對抗增強,亞當斯不需要再通過頻繁的籃下假動作躲開對手,可以直接依靠身體在籃下強行鑿出空間,這讓他的球場風格變得愈發(fā)強硬,逐漸成為球隊依仗的內線。當然也要指出,隨著體重增加,對抗增強,亞當斯的移動也進一步變得緩慢,這對于球隊打轉換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改變技術打法的亞當斯場均出戰(zhàn)時間從菜鳥賽季場均14.8分鐘上漲到25.3分鐘。相應的,他的籃板球從場均4.1個提升到7.5個。只不過亞當斯本人似乎并不在乎數(shù)據(jù),只要能幫助球隊贏球就可以。他在去年接受采訪時就表示,和威少搭檔期間,自己根本不在意防守籃板,就是在場上做好卡位工作。
亞當斯所言非虛,因為在2017-2018賽季和2018-2019賽季,亞當斯的進攻籃板分別是5.1個和4.9個,但他的防守籃板只有4個和4.6個,還比不上進攻籃板。
相信大家都明白,防守籃板球的拼強難度是根本無法和進攻籃板相提并論的。這種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愿做臟活累活的性格也幫助了威少連續(xù)完成四個賽季場均大三元的成就。18-19賽季,威少的場均籃板球達到了兩位數(shù),其中后場籃板占比極高。例如,18-19賽季,他的前場籃板球場均只有1.5個,后場籃板球卻高達9.6個。這里面亞當斯有一半的功勞,并且無論內線是誰,亞當斯都會用身體阻擋對方肆虐籃下的企圖,就連nba素來以強硬著稱的巴特勒都感嘆,亞當斯簡直來自于超人同一星球的氪星,自己當時被掩護的亞當斯撞到,差點感覺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當然這么強硬的守護籃下,不可避免的就是他頻繁地被對手踢襠。如果要列一份名單,這里面將會有格林、唐斯、伊巴卡。可即使被惡意犯規(guī)很多次,這名硬漢仍舊愿意保護其他球員。像2018年的時候,12月雷霆對戰(zhàn)掘金的比賽中,亞當斯在一次攔下進攻時,用假動作點起了對面的中鋒普拉姆利。但是普拉姆利的跳起高度太高,整個身子直接從亞當斯肩上飛過。如果任由其跌落,普拉姆利可能面臨賽季報銷乃至籃球生涯結束的危險。所以亞當斯立馬放下了手中的籃球,選擇拖住他,而在他起身之后,拍了拍他的頭,他的行為也贏得了觀眾的一片掌聲。
本賽季在灰熊這支強調防守反擊的隊伍里,進一步適應了陣容的亞當斯的籃下護框作用更加明顯,他場均可以搶下生涯最高的11.5個籃板,追平生涯記錄的5.1個前場籃板,生涯第二高的1.1次封蓋。23年1月初,面對國王的比賽里,亞當斯更是銳不可當,搶到生涯新高的13個前場籃板。即使一月底因為右膝后十字韌帶拉傷缺席比賽,但他到三月中旬前場籃板球總數(shù)成就仍然排在聯(lián)盟第一。有人統(tǒng)計過,本賽季灰熊在亞當斯保持健康的前46場比賽里,場均籃板是全聯(lián)盟第一,結果在他受傷后打的17場比賽,場均籃板直線下滑到全聯(lián)盟第22位。
亞當斯目前因為干細胞注射治療缺席本賽全部的比賽,山爭也希望這位場上場下的好好先生早日康復,重新回到他擅長的禁區(qū)。有趣的是在這個要求內線會投射的時代,亞當斯像一個異類,他職業(yè)生涯至今接近十年,總共就投了15次三分球,還只命中了其中一個,95%以上的出手都是在籃下完成,但他卻能在聯(lián)盟生存得很好,甚至成為了目前這支灰熊更衣室最具影響力的球員之一。這一方面是因為他那強悍無比的前場籃板球能力,另一方面,還是因為他場下能夠凝聚隊友,引領這批年輕人。他在灰熊客場戰(zhàn)績糟糕時,曾經召開球員會議,告誡隊友沒有必要的情況盡量別外出。所以,山爭不禁思索,什么樣的球員才是真正的強硬?是身體強壯,塊頭巨大讓人感到不好欺負,還是無所謂懼只要認為不爽,就揮拳相向呢?山爭覺得都不是,真正強硬的球員,應該是賽場上無懼挑戰(zhàn),不會因為對手實力強大而感到害怕,努力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敢于對抗,敢于競爭。為了球隊勝利,無所謂個人數(shù)據(jù)的犧牲,但是他們同樣能夠保持自己的職業(yè)道德,將競爭心和拼搏勁只停留在籃球層面,這種球員可能才是真正真正意義上的硬漢?;蛟S亞當斯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答案,那么大家對于籃球世界里的硬漢又是怎樣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