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籃在半決賽力克中國隊,卻在決賽以79比88輸給澳大利亞。賽后,日本女籃主教練科里·蓋恩斯接受采訪時坦言,中國隊擁有明顯的身高優(yōu)勢,而中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各隊的打法各有特色。很多人疑惑,日本能贏中國,為何在最后一戰(zhàn)被澳大利亞壓制?
實際上,澳大利亞女籃用強硬的身體對抗徹底打亂了日本的節(jié)奏。面對高強度的壓迫,日本原本精準的三分球啞火,說明她們在中國隊防守面前幾乎沒遇到實質性的阻力。決賽中,澳大利亞成功限制了日本的“關鍵武器”26號田中心——外線不給她出手空間,殺入籃下又有精準協(xié)防,不犯規(guī)的同時不是被封蓋就是投籃變形。如果中國女籃在半決賽能做到開局就針對田中心,壓低她的三分命中率,防守端協(xié)防到位,比賽或許不會輸?shù)媚敲幢粍?。防守三分固然是共識,但具體由誰執(zhí)行,卻成了空話。
日本的優(yōu)勢在于外線投射和不知疲倦的跑動,澳大利亞則依靠穩(wěn)扎穩(wěn)打和過硬的基本功,而這恰恰是目前中國女籃的短板。場上,我們的隊伍總是莫名其妙地慌亂,球停住后人也跟著“凍住”,既跑不動、又防不住、投不進。相比之下,日本在決賽第四節(jié)的戰(zhàn)術調整令人膽寒,對勝利的渴望和全隊的斗志令人印象深刻。即便在追分甚至失誤時,她們依然面帶笑容、全情投入。而中國隊賽前信心爆棚、認定穩(wěn)贏的心態(tài),最終只換來一場令人無言的敗局。
同樣擁有身高優(yōu)勢,澳大利亞女籃打得卻極有章法:主動放慢節(jié)奏,不和日本拼速度,抓住機會就投,用身體壓制對手。她們的傳導球極快,幾乎沒人持球超過兩秒;反觀中國隊,進攻端“粘球”問題嚴重。球迷甚至感慨:“要是我們陣中也有個田中心就好了”——能投三分、能突破、能防守,還有控球和跑位。
但別忘了,宮魯鳴強調的是紀律性,不可能讓田中心這樣的人隨心所欲投三分。而且,即使張子宇登場,中國隊也很難帶起節(jié)奏。田中心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她會繼續(xù)練習更高難度的投籃,讓比賽中的出手比訓練更輕松。當被問到是否會考慮加盟中國的WCBA聯(lián)賽時,她笑著說,如果有機會,她很樂意來試試。本屆亞洲杯,她的三分命中率高達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