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 從冠軍到冠軍

北京時間2024年8月3日,南巴黎競技場4號館內(nèi),陳夢最終以4∶2奪得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金牌。

陳夢 從冠軍到冠軍

這是陳夢的第二塊奧運女單金牌。

3年前,東京,陳夢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有些緊張,神經(jīng)時刻緊繃。賽場上沒有觀眾,她喊了一聲,嚇了自己一跳。她告訴自己要專注,最終她拿到了金牌,那一年,她27歲。當時,在賽后采訪中,她說:「我的時代到來了?!惯@句話,讓很多人認識了陳夢,但也有很多人覺得她不夠謙遜,說她狂妄自大,伴隨著慶祝一起來到陳夢面前的,是鋪天蓋地的網(wǎng)絡(luò)暴力。

與此同時,在東京奧運會結(jié)束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疊加身體的傷病,陳夢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在200多天內(nèi),一個冠軍都沒有拿到過。但所有這些,最終塑成了一個新的陳夢——巴黎奧運會的決賽現(xiàn)場,那些嘈雜的聲音依舊存在,甚至無數(shù)觀眾隔著電視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種壓力和窒息,但陳夢說,她只當那是在給自己吶喊,甚至像是某種助力,「周圍的人越喊,越能夠去激發(fā)我內(nèi)心的斗志」。

當她最終衛(wèi)冕成功,很多網(wǎng)友評論,直到看了這場球,才理解了陳夢的魅力,看到了陳夢身上「有一種真正的強大」。

2024年12月底,北京的深冬,在「年度人物」的拍攝現(xiàn)場,《人物》作者見到了陳夢,她整個人高挑清瘦,完全沒有賽場上的嚴肅,一雙眼睛總是彎彎的。屬于乒乓球世界的生活習慣依舊在延續(xù)——她很自律,繁忙的拍攝中途,午餐點的是一碗綠油油的沙拉,工作人員說,她常年都保持很低的體脂率,「十幾吧」。桌子上,提前準備的餅干、零食、飲料,始終沒被動過,那盒很甜的芭樂,她嘗了一口,很驚喜,但直到她離開,也沒有再吃第二口。

那個傍晚,我們和陳夢一起回顧了與乒乓球相伴的25年,回顧了她30歲人生所經(jīng)歷的那些起起落落,從冠軍到冠軍的這段路,她經(jīng)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獲得了什么,以下是陳夢的講述——

文|令頤

編輯|金石

攝影|邵迪

妝發(fā)|俞釵釵

造型|GCK

制片|#1105

美術(shù)|勺子

2024年8月3日,我拿到了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的冠軍。所以如果要用一個詞來總結(jié) 2024 年,我覺得應(yīng)該是收獲、圓滿。

現(xiàn)在總結(jié)我參加的這兩次奧運會,在巴黎打得要比在東京好,無論是從比賽過程來說,還是自己整個感覺。與東京奧運會相比,我最大的變化是,我更自信、更從容了。

我第一天走進巴黎賽場開始訓練的時候,突然就有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那是在過去3年當中我從來都沒有過的感覺——一踏上那個場地,踩在塑膠道上,我覺得非常熟悉,就好像這個場地就是我的場地一樣,心里非常自信。

但在東京參加奧運會的時候,我特別擔心自己會松懈,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所以每天都重復(fù)跟自己說要專注,哪怕周圍有點聲音,有點熱鬧,我想看,但我不能看,我要專注比賽。在全部的比賽結(jié)束后,我才去奧運村看了看。

但這次,從一開始,我就逛遍了整個奧運村,并且在村里拍了好多照。法國人是非常有松弛感的,村里每個站點都有咖啡,我每天都會到各個點去拿一杯咖啡,吃一塊蛋糕,整個人放松了很多。

在東京的時候,我是會失眠的。當時,每天準備完比賽就不太容易入睡,我在睡前會反復(fù)過一些比賽錄像,也會不斷去想明天的對手,睡著了就像沒睡著一樣,睡眠時間也非常短。到了巴黎,當然神經(jīng)也繃得很緊,但肯定會有幾個小時的深度睡眠,能夠讓自己充分地休息。

東京奧運會的現(xiàn)場是沒有觀眾的。這跟平常的氛圍完全不一樣。我記得比賽開始之后,我發(fā)第一個球,我一喊,自己嚇了自己一跳。

在這個環(huán)境里,剛開始,我還是有些不適應(yīng)的。以前的比賽,觀眾跟我們可以互動,他們會因為你打了漂亮的球給你鼓掌、加油。但賽場沒有觀眾的時候,就好像在一個空曠的地方,只有你跟對手在比賽,乒乒乓乓的聲音特別大,大到有回音,是會影響一些節(jié)奏的。

但是到了巴黎的賽場,就完全不一樣了,人非常多,現(xiàn)場觀眾的聲音也非常大,你喊一聲,完全聽不到自己的聲音。

決賽那天,現(xiàn)場人非常多,站在賽場上,我不可能聽不到那些粉絲的聲音,但是周圍的人越喊,越能夠去激發(fā)我內(nèi)心的斗志。聽到那些聲音,我就告訴自己,一切的聲音,不管是對你好的還是不好的,你都把它當作是為你加油。我能感受到,那天我整個人的狀態(tài)是非常頂?shù)?,非常亢奮,我特別想上場,而且也沒有說擔憂什么,想的只是把自己平常練的、準備的,盡可能在賽場上展現(xiàn)出來。

我覺得最后支撐我贏下這場比賽的,就是當下的專注。我沒有被周圍的環(huán)境、周圍的聲音影響。我覺得自己是以一種非常干凈、非常堅決的狀態(tài),投入了這場比賽。比賽贏了之后,我收到了朋友、家人好多好多的祝賀。我記得當時比賽完,我一看手機,微信的消息通知已經(jīng)變成省略號了。

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贏了的瞬間,就是感覺很爽,很享受。我挺為自己驕傲的,在萬眾矚目的賽場,在不被看好的時候,取得了這么一場比賽的勝利,我又一次拿到了奧運會單打的金牌,就是太爽了。就是感覺,哇,像是在做夢一樣。

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上的陳夢圖源視覺中國

穿越低谷

從東京到巴黎,從冠軍到冠軍,這中間,我經(jīng)歷了很漫長的一段低谷。

我要克服很多方面的問題——技術(shù)需要更新,面臨著更年輕運動員的沖擊,我的傷病需要克服,還有怎么平衡我自己的心態(tài)。

當時,我的肩膀長了一個很大的癤子,感染之后已經(jīng)爛掉了。后來那里變成了一個很大的洞。我的腰傷也非常嚴重。備賽巴黎初期,訓練大概20分鐘,我的腰就支撐不住了。我要日復(fù)一日地去治療、去康復(fù),整個過程要花3個小時。

這個步驟,一年365天我都在堅持,大家休息或者比賽完了回到北京,有一些自己能放松的時間,我仍然要每天去做這些。真的太煎熬了,但是沒辦法,還要繼續(xù)進行,不做這些,我的腰和胳膊第二天就要「失控」,胳膊會沒有知覺,腰疼起來,有的時候在床上無法起來,都沒有辦法保證訓練。

巴黎奧運會之前的最后一次比賽,有一場我對戰(zhàn)一個埃及的小女孩,也就十幾歲。上場的時候,我是打著肌肉貼上去的,但全程我的胳膊幾乎都沒什么感覺,就是很麻,握著拍都沒有任何感覺。我所說的沒感覺,就是你握著拍也沒有什么敏感度。但對于職業(yè)運動員來說,對敏感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為你需要很精確。這場比賽最后贏得很艱難,也是在先落后的情況下才逆轉(zhuǎn)的。

想要再拿一個冠軍,我要付出得更多。我會從力量訓練、耐力訓練來上強度,堅持長跑,給自己一些心肺刺激。

還有年齡帶來的挑戰(zhàn)。我當時快30歲了,對于這個年齡的女性運動員來說,我已經(jīng)是老運動員了,我能感知到,自己的體能和26歲時確實不太一樣了。比如說,我原來訓練一天,身體恢復(fù)得很快,稍微休整一下就能滿血復(fù)活。但是現(xiàn)在,一天的休息時間完全不夠用,更何況,在休息時間我還要繼續(xù)訓練、康復(fù)、提升體能。

還有很多外界的聲音。

東京奧運會奪冠后的采訪,我說,我的時代到了。在那一刻,我確實處在非??簥^、非常激動的情緒中,畢竟,那是我的第一屆奧運會,我覺得也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對運動員來說,有一些個性也是非常正常的。

2020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上的陳夢圖源視覺中國

但是網(wǎng)絡(luò)中有很多人不接受「我的時代到了」這樣的說法,有很多排斥的說法。我留意到了網(wǎng)上的那些聲音。

最初,這些聲音對我是會有影響的。特別是在東京奧運會結(jié)束后一年多的時間里,而且,這種影響是在不斷擴散的——打得太緊了,被說;打得太輕松了,人家說沒意思。要是贏不了,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各樣鋪天蓋地的指責謾罵,什么聲音都有。

在一段時間內(nèi),這真的會影響到我的比賽。當我走進賽場,看到有觀眾在看比賽,就會感覺自己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始終會覺得,你輸一個球都是不行。我會很在乎觀眾的神色,他們可能就是在正常地交流,但我就會感覺他們在說我不行;贏了個球,看到有人在說話,但我就覺得人家還在說我不行,總感覺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在討論自己。

在微博的評論區(qū)、私信里,也會有很過分的言論。我有時候上頭,真的很想反擊他們,我也覺得這些聲音對我來說非常不公平。但最后都忍住了。我覺得不能要求別人怎么說、怎么想,所以更多的時候我都是自我消化吧。

有一段時間,我感覺壓力太大了,非常想尋求一些幫助。但最后覺得好像只有自己想辦法走出來,沒有人能夠真正感同身受。我找到的方法就是,少關(guān)注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信息,那段時間,我直接卸載了社交軟件,我不去看、不去聽就好了。

最難熬的還是200多天的冠軍荒。

2022年3月,新加坡大滿貫賽女單決賽拿了冠軍之后,我在之后大大小小的比賽里,有200多天沒拿到過冠軍,而且我也輸了一些外戰(zhàn)——想要再參加奧運會,你就要通過比賽不斷地贏球,讓積分達到世界排名前兩位。而我的狀態(tài)這么不好,整個人都陷入到了自我消耗和自我懷疑當中。

我們隊里沒有心理咨詢師,我就跟主管教練、跟家里人、跟朋友聊,那會兒我只是想先把自己的遭遇說出來,我覺得我要憋死了。我就什么都會說呀,怎么想就怎么說,我的困擾,我的傷病,我的狀態(tài)不好贏不了比賽,我的情緒消極……我就跟他們說,怎么感覺自己這么背啊,怎么所有的不好都在這會兒出現(xiàn)了。他們肯定就會安慰我嘛,但我就會覺得,你們都是安慰我,但人家如果不安慰我,我也會覺得,你怎么也不安慰安慰我(笑)。就是這么糾結(jié)。

那段時間我甚至都不想聽見乒乓球的聲音,不想進球館,一切有關(guān)乒乓球的東西都不想看。

中間有一度,我覺得可能就這樣了,這種輸球的狀態(tài)可能會一直延續(xù)下去,這個低谷可能會持續(xù)很久很久,那就這樣了,別對自己那么大期待了??赡馨屠鑺W運會參加不了了,一開始是感覺參加不了單打,后來一度又感覺,可能團體賽也打不了了(笑)。

你知道嗎,往往在這個時候,可能突然就感覺,欸?訓練好像流暢點了。欸?今天的身體狀態(tài)好像比前一天要好一點。然后我也盡量不讓自己和自己較勁,停止自己對自己的苛刻和不滿意,我希望能讓自己更去肯定自己。

直到巴黎奧運前的最后一場比賽——5月11日,2024年世界乒乓球職業(yè)大聯(lián)盟沙特阿拉伯大滿貫女單決賽,我終于拿下了冠軍——可能沒有那么大期待、沒有那么高標準的時候,我會感覺生活好像重給了你希望,找回了一點想贏的心氣兒。

想贏

對于運動員來說,想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從小就是一個有好勝心、勝負欲的人。無論跟人比什么,我都不想輸,輸球了我也不當著外人哭,都會忍著,然后自己悄悄回家哭。

在打球這件事上,我從小就非常獨立,目標很清晰。打乒乓球是我自己向爸爸媽媽提出來的。小的時候,我調(diào)皮、不聽話的時候,我媽會跟我說,你今天要不聽話,我就不帶你去打球了。聽到這個,我就會乖乖聽話。

我聽媽媽說,差不多5歲半、6歲的時候,家長們都來球館,教練就說,家長們到球館外面待著。球館里就剩幾個陪練,教練想試探看看,我們這些小孩兒在沒有大人監(jiān)督的時候是不是一樣訓練。果然,主教練一走,家長不在旁邊,很多小孩子就像放羊了一樣偷懶,會在球臺底下玩,要不就是不上臺了,直接去撿球。但我還是自己在球臺上訓練。

還有小時候第一次說腰疼,我爸媽總說,你一個小孩兒哪兒有腰。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這不是演出來的,我連襪子都穿不了了,他們就害怕了,帶我去醫(yī)院拍片。他們也很擔心,別搞個體育,給自己搞出大毛病。拍完片,第二天早上,他們就很嚴肅地跟我說,要不然咱不打了。我說為什么不打了?他們就說,你這個腰已經(jīng)這么嚴重了,咱們現(xiàn)在就去上個學,你的腰不至于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

我說不行,我還是要打,我想打。我覺得從小我就是非常喜歡這件事,我選擇了這件事情,就會全力以赴,要做就做好,要不然就不做。

小時候的陳夢。圖源微博@陳夢-乒乓球

我是在2007年進入中國乒乓球女二隊的,當時我是隊內(nèi)最小的隊員,只有13歲。那會兒,國家二隊每個月都要打隊內(nèi)循環(huán)賽。前三、四名的運動員可以跟一隊的人去打交流賽,等你再打到前面一點,就上一隊了,可以跟那些當時自己覺得很厲害的前輩一起訓練。你想往上打,成為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你只能進入到這個團隊里。

但如果你在循環(huán)賽打到最后幾名,就要回省隊了,那落差很大的。所以逐漸就開始對輸贏的概念有了更加強烈的認知——贏球就意味著,你能夠進入更好的團隊,你能夠繼續(xù)打下去,輸球就意味著,離目標又遠了一步。經(jīng)歷過這些,自己對輸贏的概念也會更清晰,體會也更深刻。

但在想贏的過程中,經(jīng)歷失敗也是必要的。在我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里,每次比賽失利后的每一個節(jié)點,對于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它會讓我更好地去看清自己、反思自己。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2017年在亞錦賽的失利。當時,平野美宇已經(jīng)連著擊敗了丁寧和朱雨玲,我感覺在場上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人已經(jīng)蒙了。第一局丟了以后我告訴自己「沒關(guān)系,再來再來」,但內(nèi)心里都是「為什么這球跟我想的不一樣」「不應(yīng)該呀」……

后來,我0比3輸給了平野美宇。打完比賽到晚上回到房間,我坐在地板上,感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說不出來,就是難受。

比賽完了以后,封閉訓練期間,場館里循環(huán)播放平野美宇的奪冠視頻。每天一進場館就能看到她贏完我的表情。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認識到輸球帶來的感受。以前我打球一直挺快樂,輸了比賽也就當時不高興一下。但那場比賽輸完我內(nèi)心是特別有反應(yīng)的,覺得一下子就變了,和我以前的狀態(tài)不一樣了。

從前,我一輸球,心情一低落,完全能讓人看出來,到后來,我也在訓練自己,輸了球以后盡量不讓人看出來我的破綻。我也可以做到跟對手正常交流,你也看不出來我的情緒變化,但是我多難受,我自己知道。

我不想讓人看到我的脆弱,我覺得這些都是自己可以去承受的。

強大的運動員,就是應(yīng)該不被對手看出任何破綻的。人嘛,有很多東西需要自己去消化、去面對。那為什么總要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博得大家同情嗎?一個運動員如果內(nèi)心不強大,內(nèi)核不穩(wěn)的話,你怎么能有勇氣站在賽場上,面對對手、面對輸贏呢?

成為職業(yè)運動員這25年的時間里,別人對你的期待越來越高,你對自己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我有時候會有孤獨感,而且是越來越強烈的。但這種孤獨感并不會讓我感覺到不舒服,比如每一場比賽結(jié)束后,我自己都會有很多反思,也做一些總結(jié)。我會待在獨立的空間中,去徹底地剖析自己,尤其是在失利之后,我非常需要這種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反而我覺得有這樣的孤獨,我才知道內(nèi)心的一些答案,畢竟有太多的個人命題,是別人沒有辦法參與其中的,我也習慣了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獨處。

對我而言,2020年乒乓球世界杯是一場非常重要的勝利,那是我自己第一個世界級的女單冠軍。

當時,我已經(jīng)26歲了,對很多運動員來說,這個年齡并不算年輕了。就像你列舉的,在這個年齡,劉國梁已經(jīng)退役,張怡寧也進入了運動生涯的最后一年。但我覺得年齡只是一個數(shù)字,它并不能束縛住我,你當運動員一天,只要還在球隊,還在場上,你就有沖刺的可能,就有機會去做很多事情。我自己在那段時間,反而整個人的競技狀態(tài)是非常好的。

那是我在三大賽里第一次取得單打冠軍,這個冠軍對我來說,意義是很重要的,對于那時的我來說是一種自己給自己的肯定??隙ǖ氖俏易约寒敃r的競技狀態(tài)、突破能力。那股勁兒一直支撐我到了東京,又支撐我到了巴黎。

2020年乒乓球世界杯,陳夢拿到冠軍。圖源視覺中國

快樂

從巴黎回來后,我們?nèi)ジ郯男?,那是一個比較放松的狀態(tài),大家都是去慶祝的嘛,當時很多運動員就跟我說,噢,原來你會笑啊。這個讓我挺驚訝的。

賽場內(nèi)外,我的反差還是比較大的。我自己是個非?;顫姷娜?,朋友們在一塊兒的時候,我都是嘻嘻哈哈,很放松的,但有好多運動員會覺得我在比賽中、在訓練場上有點嚴肅,包括平常在隊里,我好像也是比較嚴肅的。

這種嚴肅其實是我改變后的樣貌。

青少年剛開始打球那幾年,我屬于進了訓練場開始做準備活動就很歡樂的人,說話也會比較輕松,也愛笑。這和我爸媽從小對我的教育有關(guān),他們是不掃興的,他們對我的要求就是開心、快樂。

我爸爸是特別有儀式感的人。很多年前,有一次在家吃飯,我就隨便說了一下,要是家里也弄得跟外面西餐廳似的,不要開燈,三個人吃一個燭光晚餐不知道是什么感覺。

結(jié)果我再回家的時候,我爸真的給我準備了燭光晚餐,我媽告訴我他跑到好多地方去買蠟燭,想挑最好的,點燃后味道對身體無害的那種,挑了好多種一個一個在家試。我爸那天還煎了牛排,他也是試了好多次,買什么樣的肉,怎么做好吃,等我回家再做給我吃,就為了滿足我。他們對我,就會有很多這種有儀式感的小細節(jié)。一些節(jié)日,他們也會送我禮物,只要我說過了,他們就會記在心里。

小時候練球的陳夢。圖源網(wǎng)絡(luò)

我媽媽以前在部隊打乒乓球,對乒乓球還是有點熟悉的。我爸為了跟我交流,能走到我的內(nèi)心,跟我有共同語言、能交流,自己看了很多運動員的自傳,還有講心理的書,他還會看很多很多比賽,他覺得,如果自己沒有一些了解、沒有一些學習,只是跟我隨便一說,沒說到我內(nèi)心,我是不會聽的(笑)。回溯我的職業(yè)生涯,遇到輸球的時候,他們也從不指責我說你為什么贏不了,而是給我很多非常正向的引導。

但球場上的快樂是另一種意義的。

青少年時期,因為太快樂,喜歡笑,教練說過我,批評了我很多次,說我不夠?qū)W?、不夠投入。批評多了,我就會慢慢克制自己。一要笑,我就突然想起來,要專注,不敢笑了。后來,我看到有一些比我年長的前輩,她們在備賽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的狀態(tài)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很專注、很投入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那么多的笑容,如果表現(xiàn)得很開心,那說明心里沒事兒。

剛開始的時候,學會不笑、學會嚴肅,我覺得還是挺殘酷、挺殘忍的,太難了,太累了,但慢慢就自然形成了一種看起來嚴肅的狀態(tài)。

這兩屆奧運會,倪夏蓮阿姨展現(xiàn)了另一種打球的快樂,很有感染力,那是乒乓球的魅力、倪阿姨的魅力。但對于我來說,我們的訴求不同,我始終還是覺得贏球才是快樂的。當一個職業(yè)運動員,不拿冠軍的時候,你問問他會快樂嗎?我相信他一定不會是快樂的。

有人會覺得當贏球成為一個任務(wù)的時候,快樂就變質(zhì)了。但我想說,那你完成這個目標不是更快樂嗎?每一次贏球就是很開心啊,整個人都更自信了。有目標,追逐目標,再實現(xiàn)目標,這就是一種快樂。當你拿到奧運冠軍的那一刻,你站在領(lǐng)獎臺拍照的那一刻,那些笑容都是最美的。

當然,這個過程中肯定有很多不快樂,甚至非常委屈的時候。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在很崩潰的時候,就說氣話發(fā)泄,我是不是打不了了?我受不了了。當時,我爸跟我說了一句,那就不打了。他說完這句話,我突然感覺我不能不打,我不想放下乒乓球。

乒乓球?qū)ξ襾碚f,始終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我覺得,日常的生活中,沒有一種東西能夠比肩贏球給我?guī)淼目鞓贰T谖业拿恳粋€階段——剛開始學球的時候很快樂,上升階段很快樂,贏球的時候也很快樂,到現(xiàn)在來說更快樂。不光是站上領(lǐng)獎臺領(lǐng)獎的快樂,還有打球頂住壓力的快樂,我覺得是乒乓球帶來了這一切的快樂。包括現(xiàn)在,有的時候我會刷到一些自己比賽的視頻片段,看到當時自己的狀態(tài),就會很懷念在賽場上的感覺,還會覺得是非常快樂的,而且是源源不斷的快樂。

30歲

在過去的20多年,我?guī)缀醵紱]有時間休息。特別是從東京奧運會開始,我?guī)缀跏遣恍菹⒌摹?/p>

以前,隊里有一個規(guī)定是,在奧運會的前一年我們是不放假的,只有過年的時候,加上路程往返會有5天的假期。但在奧運備賽期,即使有這5天假期,我也不回家、不休息。我覺得,雖然只有5天,但我想好好利用這個時間,在別人休息的時候,自己再去努力一下。

我也想家,但我更怕自己心會散。我知道休息很重要,我只是不敢休息。我要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比較緊湊、精神很集中的狀態(tài)。

所以我對休假的感覺是很陌生的。這次我們從巴黎回到北京,隊里下通知說放假的那一刻,我都不知道后面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安排。以往比賽完,隊里開完會,我會想下一階段自己要去做什么、練什么,可能稍微放松兩天。不進球館,對我來說就已經(jīng)叫休息了。

但這次,我好像沒有特別想做的事兒,未來的生活我也摸不著頭緒,完全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安排?;氐椒块g,腦子一片空白,整個人都是蒙的。后來,我選擇跟父母、朋友一塊出去旅游。

以前打比賽我也去了很多地方,各個國家、各個城市去了不少,但都是往返機場、酒店、球館,并沒有機會去真正看看某個國家、某個城市具體的樣貌,嘗一些美食。這一次,我是真的打卡了很多城市,去了很多景點,還嘗了很多美食,拍了好多照。除了乒乓球,我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拍照,我喜歡把日常生活美好的瞬間記錄下來,因為這些瞬間很可能不會再有第二次。這也是我的職業(yè)生涯中第一次有這么長時間跟家人、朋友出去旅游。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我會用「從容」。東京奧運會到巴黎奧運會的這3年,也是我自己的一個很大的轉(zhuǎn)變。

以前,我總認為,我需要把自己的各個方面都調(diào)整到最好,比賽開始,我才是最踏實的。尤其是在東京之前,我已經(jīng)連續(xù)拿了好幾個冠軍,那時候,我認為,只有我完全調(diào)整好的時候,別人才是不容易戰(zhàn)勝我的。

但是,巴黎奧運會之前,我反倒覺得自己更多元了。我的競技狀態(tài)可能并不是我認為最好的時候,但我還可以在賽場把比賽贏下來。這樣的冠軍讓我更有安全感。

就像東京奧運會之后,我遭遇了一些不好的評價、不好的聲音,但最終我自己都可以消化、屏蔽,自己也慢慢走出來了。這可能也是我自己的一個優(yōu)點吧,比較想得開。

因為時間足夠長,我慢慢地也想明白了,你是公眾人物,你要有心理承受力,你要給別人評價你的權(quán)利。那段時間,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你解釋給不想聽的人,怎么說都沒有用,真正懂你的人,你不用說什么,他們也懂你,我沒有必要內(nèi)耗在這種事情上。

一個人內(nèi)心最后的成熟、強大,其實不是在于嘴上說說,是當你在賽場、在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候的決心。所以,這些聲音根本打不倒我,就像之前有一次在采訪當中,我說過,球拍拿在我的手中,別人愛說什么就說什么。

到現(xiàn)在,我還是會回憶起自己在奧運賽場上的瞬間,做夢的時候也會夢到球場,那個夜晚好像還在眼前??赡芏际且驗樵谶@幾年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這些,才更覺得珍貴。

巴黎奧運會前的那段低谷,我錯過了完成大滿貫的機會,但我覺得這并不是一種遺憾。大滿貫只是一種成績的佐證,但是在低谷的這些日子里,我看清的是自己的潛力跟能力到底在哪里。要不是有這樣的低谷,我要不斷地去想辦法、去堅持,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走到這一刻。

我不想美化那段日子,但是這一路的種種經(jīng)歷能夠使我自己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地看到自己閃光的一面。這可能比大滿貫更有分量。

2024年年初,我度過了自己30歲的生日。回望20歲到30歲,我覺得這是讓我非常難忘并且非??鞓返?0年。這種快樂是在國家隊的訓練、競爭中感受到的,我自己也是非常享受的。30歲對我來說,好像是人生新的篇章。我很享受,或者說很喜歡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現(xiàn)在的我,自信、從容,整個視野、眼界、思維也都更加開闊,我覺得,30 歲的自己要比 20 歲的自己更有魅力,更自由。

至于未來,我真的沒想過不打乒乓球的生活,而且,在生活里,唯一會讓我害怕、擔憂的,就是離開乒乓球。所以,未來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我永遠熱愛乒乓球,喜歡乒乓球彈到球臺上的那一刻,那個聲音是那么清脆,那么悅耳。

相關(guān)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