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她年少成名,是鄧亞萍、王楠的隊友,退役后更是成為全國知名的央視解說員。卻因解說不當,犯了行業(yè)大忌。
如今她離開央視,幾乎銷聲匿跡,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從乒乓球冠軍到央視解說
乒乓球是我國國球,每個時代都有標志性人物。只要這些人出現(xiàn),中國乒乓球就能穩(wěn)坐世界第一的寶座。
為了保住世界第一的位置,每年都會有大量孩子學習乒乓球,并參加各種比賽,期待進入省隊、國家隊為國爭光。
在這些孩子中,楊影是極為優(yōu)秀的一個。她6歲開始接觸乒乓球,三年后進入江蘇省省隊,又過了三年直接進入國家隊。而此時,她只有12歲。
對一個12歲的孩子來說,該是在學校里學習知識,與全國上百萬的同齡人進行競爭的時期。
而楊影已經(jīng)憑借高超的乒乓球技術,成了最頂尖的一批年輕選手。
不過,成為國手的她并沒有立即跟上高強度的節(jié)奏,反而在一次春節(jié)假期后,沒有按時歸隊。
這個失誤讓楊影失去了在國家隊繼續(xù)訓練的機會,被迫回到省隊。不過憑借高超的乒乓球競技水平,她再次從省隊升入國家隊。
能在一眾上好的乒乓球苗子中兩次殺入國家隊,可見楊影的天賦和技術,絕對是頂尖中的頂尖。
楊影第一個國際賽事獎項,是在1993年的第一屆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她隨隊獲得了女子團體冠軍。
之后她又搭檔王楠、鄧亞萍獲得過全國以及世界級的女子單打、雙打以及團體冠軍。在巔峰時期,楊影的世界排名達到了第四名。
不過楊影的天賦雖高,但是上限并沒有鄧亞萍或王楠那么高。
她擅長直板正膠打法,這種打法對技術的要求很高,同時受球拍的限制,很難像橫拍正手膠一樣具有較高兼容性。
事實上,楊影之后,幾乎沒有國手專攻直板正膠打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乒隊伍中不斷吸納更多天才少年,而楊影作為隊中的老人,也漸漸跟不上高強度的訓練節(jié)奏。
比如在45屆女團陣容中,楊影就沒有成功入選。雖然46屆有她的身影,但也不再是主力。
2001年,24歲的楊影離開國家隊,并宣布退役,正式結束了自己的運動員生涯。
在退役前期,楊影并沒有明確的人生規(guī)劃。她從小從事乒乓球這項運動,除此之外并無其他技能。
這段時間,朋友推薦她去深圳,從事金融類工作。
當時我國剛進入網(wǎng)絡時代,深圳是全國科技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有很多賺錢的機會。
楊影受到朋友的邀請后,很快到了深圳。
不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金融工作一竅不通,只好放棄在深圳發(fā)展的機會。
2002年,她得知北京廣播學院正在招生,楊影心中一動,馬上報名,并一步步通過面試和筆試。
經(jīng)過4年的學習,她已經(jīng)具備了播音相關的技能。而北京廣播學院,也逐漸改為中國傳媒大學。
2006年,央視到中國傳媒大學進行校招,本就是運動員出身的楊影,直接在面試官面前進行了一場模擬賽事的解說,身為運動員的獨到見解和播音專業(yè)生的口才優(yōu)勢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很快得到了面試官的認可。
就這樣,楊影成了央視的一名解說員。
在首次解說中,她直呼前輩的名字,曾引起觀眾的不滿,甚至有人直接吐槽他不禮貌。
不過總體來說,楊影對乒乓球的理解是比較到位的,也是眾多乒乓球解說員中較為專業(yè)的一個。
只是楊影終究是專業(yè)運動員“半路出家”當上了解說員,偶爾總會出現(xiàn)一些解說方面的問題,甚至在措辭時,也顯得詞匯量匱乏甚至詞不達意。
正是這些失誤,葬送了他的解說生涯。
那么楊影都出現(xiàn)過那些失誤,這些失誤真的只是失誤嗎?
楊影離開央視
在2018年的一場乒乓球比賽中,當時劉詩雯和丁寧爭奪冠軍,兩人年齡相仿,又是同一年進入國家隊,彼此十分熟悉。
這場比賽看點十足,是一場非常經(jīng)典的對壘。劉詩雯在2:0領先的情況下,被丁寧連追兩局,優(yōu)勢盡失。
楊影在評價兩個人時,認為劉詩雯的個子小,只是動作比較快,并認為丁寧能贏。
這個論斷是解說行業(yè)的忌諱,同時也帶有一定個人偏見。
隨著比賽的推進,最終劉詩雯以4:3的成績贏得冠軍,獲得了職業(yè)生涯的又一個冠軍。
與劉詩雯的成功相比,楊影的職業(yè)素質和解說水平開始被大家質疑。很多人認為她不該太過主觀,也不能拉踩運動員。
也有人認為楊影以前是國家級運動員,可能在心理上一直以前輩自居,在解說時會忽略那些解說標準,所以才說出那些不客觀的觀點。
在后續(xù)的比賽中,楊影又表現(xiàn)出對劉詩雯的偏見。比如在陳夢與劉詩雯的比賽中,他會分析陳夢的技術,并很明顯的流露出對她的贊賞。而當劉詩雯得分后,楊影卻總是一筆帶過。
如果說兩人有個人恩怨,那也能理解楊影在解說上的偏向性。但是楊影與劉詩雯并不來自于同一個省隊,而且前者退役時,劉詩雯還沒有進國家隊。
兩個沒有什么交集的人,是不會產(chǎn)生矛盾的。在這種情況下,她對劉詩雯的特別對待,就顯得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不過也并非劉詩雯一人被冒犯,連鄧亞萍也逃不過楊影不愿意把門的嘴。
在保加利亞公開賽上,楊影與鄧亞萍聯(lián)合解說乒乓球比賽。
兩人曾是國家隊隊友,退役后又參與了乒乓球解說,可謂是緣分很深。
鄧亞萍被我們稱為“初代大魔王”,是乒乓球大滿貫得主,榮譽比楊影多。同時她出道的時間也更早,屬于楊影的前輩。
不過在解說過程中,楊影卻用“小鄧”這個詞稱呼鄧亞萍,讓很多人特別理解。
雖然后來鄧亞萍也解釋過,國家隊中的隊友和教練都叫她“小鄧”,但是楊影在公眾場合中這樣稱呼一位實力拔群的前輩,還是讓很多網(wǎng)友難以接受。
后來楊影離開央視,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對于她的離開,網(wǎng)上有很多解讀。
有人覺得是她解說過于片面,而且說話欠斟酌,被迫離開。也有人認為楊影畢竟是前乒乓國手,在央視的去留是有主動權的。
不過不管如何,如今的乒乓球解說中,基本看不到楊影的身影了。
最近幾年,楊影偶爾出現(xiàn)在公開活動中,有時會給球迷簽名,甚至在聚會中還喜歡唱歌。如今的她,似乎放下了很多包袱,享受著遠離聚光燈的普通生活。
總結
楊影進入國家隊的時代,是我國乒乓球領域人才輩出的時代。毫無疑問,楊影的技術絕對是頂尖的,專業(yè)能力毋庸置疑。
不過褪去運動員的光環(huán),她的后續(xù)的人生其實并不算如意。不管是在深圳的迷茫,還是在央視解說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實透露出一件事:楊影所擅長的,似乎一直都是乒乓球。在其他方面,則顯得有些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