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身為一個偽球迷,就算是一個NBA小學生級別的球迷,你也應該記住球員效率值(PER)的計算公式。因為效率值畢竟是現(xiàn)在最好的衡量球員的標準參數(shù)。盡管NBA球員效率指數(shù)是一個存在一些缺陷的綜合指數(shù),盡管有一些缺陷,但是全面性卻無可指責,衡量一名球員,關注效率指數(shù)是現(xiàn)在業(yè)余球迷所可以借鑒的最佳選擇。
NBA球員的效率值的計算公式為:[(得分數(shù)+助攻數(shù)+總籃板數(shù)+搶斷數(shù)+蓋帽數(shù))-(投籃出手數(shù)-投籃命中數(shù))-(罰球出手數(shù)-罰球命中數(shù))-失誤數(shù)]/球員的比賽場次。請大家認真記住,以后的考試必定是用得上的。當你答題不會的時候寫上這條公式,老師敢不給你分數(shù)嗎?
既然效率值的公式已經(jīng)在這里了,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誰的效率值是最高的呢?
NBA歷史的生涯效率值最高的是老流氓喬丹27.9,緊跟在后面的是詹姆斯27.6,接著是年輕一代的濃眉哥戴維斯26.6,第四位是大鯊魚奧尼爾,第五位是海軍上將大衛(wèi)羅賓遜,第六才到張伯倫。
但是在單個賽季的效率值的排行榜上是張伯倫的第一,連續(xù)兩個賽季31. 8的效率值霸占榜單前兩位。并列第三的是詹姆斯09-09賽季的31.7和87-88賽季的喬丹31.7。賽季前十的效率值排行榜都被這三個人霸占了。
各位上課的同學認真聽好課,做好筆記,記下效率值的公式。無論你是大考還是小考,不會的題目都可以把效率值的公式往上面抄一抄,看老師能不能給個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