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輸不起的畸形飯圈,就該被逐出賽場

就像很多人預料的,官方再一次不得不發(fā)聲、出手了。

評論丨輸不起的畸形飯圈,就該被逐出賽場

據國家體育總局網站消息,國家體育總局乒乓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2月26日發(fā)布聲明,在第34屆國際乒聯(lián)-亞乒聯(lián)盟亞洲杯比賽現(xiàn)場,出現(xiàn)侮辱、詆毀中國國家隊運動員的言行,此類言行嚴重擾亂賽場秩序,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并將會同相關部門嚴厲打擊現(xiàn)場辱罵運動員的極端粉絲及借機煽動情緒的自媒體博主等。

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很多人都還記得半年前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作為國乒的球迷,或者作為一個體育迷,當時現(xiàn)場的一些聲音讓人震驚、憤怒——觀看各種賽事數(shù)十年,從未在國際頂級比賽中見過僅僅因為“偶像”輸給了隊友,就對同胞破口大罵的。

而此次的情況,只是把奧運會換成了亞洲杯,孫穎莎的對手從陳夢,換成了王曼昱。

當然,孫穎莎在歷次類似事件中的表現(xiàn)都是成熟而體面的。畢竟,她和她的身邊人也同樣受困于粉絲們攪起的風暴。

近年來,極端粉絲把飯圈的畸形文化帶到體育圈,跳水和乒乓球等強勢項目受影響尤甚。粉絲圍觀全紅嬋老家、現(xiàn)場挑戰(zhàn)裁判打分、猜疑隊員和教練的關系等等,都是一時熱點。乒乓球就更“瘋”,粉絲機場圍追跟拍、賽場辱罵對手、甚至夜闖球員酒店房間……為此,體育主管部門很是下了一番力氣抵制體育飯圈化,從開專題工作會強調,屢次重申,到前陣子運動員紛紛解散粉絲群,都是在表明:體育賽場不容飯圈畸形文化。

有人贊嘆某些標簽分明的粉絲把球票買空、將現(xiàn)場造熱的巨大熱情,稱“粉”心可用。此前也有主張,稱可以對飯圈粉絲加以引導,最終使其成為常觀賽、愛運動的體育人口。但細思明辨,畸形飯圈和體育在基因上就不相容,道不同不相為謀。

體育競技,最基本的原則是公平和尊重。沒有公平做前提,輸贏就變得毫無意義;沒有尊重,體育則只剩角力而無文化。

而畸形飯圈的法則是偶像至上,排他攻擊,與體育精神相悖。只要偶像出場,無論是壯大己方還是壓制對方,極端粉絲都會表現(xiàn)出非理性的亢奮,目的只有一個:偶像獲勝。而且偶像是唯一的,其他人都無可比擬。

在極端粉絲飯圈化的思維模式下,出現(xiàn)在賽場的偶像不能輸,自己則要為偶像的獲勝極力應援,無論賽場內外都要壓制對手。而一旦不幸輸了,則不信、不服,“對手臟、裁判黑、現(xiàn)場爛”等毫無依據也可以成為攻擊的口實。

從走進賽場的動機上來說,一名真正的體育迷是將身心融入賽場,感受競技體育中的力量、速度、技巧和智慧之美。即便支持的一方輸了,也不否定一場精彩的對決。而飯圈化的極端粉絲走進賽場的潛意識,是要用偶像的勝利實現(xiàn)自己心理上的滿足。輸,就意味著偶像不完美,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結果。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直指體育的價值:體育不僅教我們怎樣公正地贏,更教會我們怎樣體面地輸。

奧林匹克格言前幾年做了修改,在更快更高更強之后,加上了更團結。

一些飯圈的狹隘和體育所倡導的核心價值,格格不入。所以輸不起的畸形飯圈,就不該走進賽場——這不僅是一個觀念,更該成為官方“嚴厲打擊”的方式。參照一些國家打擊“足球流氓”的做法,一些屢生事端的極端粉絲,就該被一段時間、甚至終身禁入賽場。

近年來,不同賽場上極端粉絲的過分舉動,有的已經給所支持的人和隊伍帶來巨大且無法彌補的惡劣影響。激情和熱血是競技體育無可替代的魅力,但“上頭”不代表可以無腦。不知尊重和底線為何物,就不要責怪輿論的蔑視和打擊的嚴厲。

最后講一個競技場上關于尊重的“名場面”:近20年前的一場西甲比賽,處于巔峰的球星小羅帶巴薩客場挑戰(zhàn)皇馬,兩隊是百年死敵。當小羅第二次憑借一己之力打進精彩進球時,現(xiàn)場的皇馬球迷起身為對手的表現(xiàn)鼓掌致敬。這個場景,后來被播放了無數(shù)次,被叫做“高貴”。

紅星新聞評論員 李秀明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

相關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