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悉尼賽場上,陳曉敏贏得了奧運金牌。這對運動員來說,相當于是職業(yè)生涯的至高榮譽。此后的很多個夜里,陳曉敏獨自望著用汗水澆灌出的金牌,淚流滿面。
金牌,對于大部分運動員來說,是值得一輩子珍藏的榮譽。然而某種意義上,它也只是一個冰冷的物體。2003年,陳曉敏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公開無底價拍賣這枚奧運金牌。最終,金牌被廣州一家酒店以128元拍下。陳曉敏將這筆巨款收入囊中后,很快便把它化作善款,在家鄉(xiāng)興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這一年,陳曉敏退役,先后拍賣了自己的9塊金牌。后來她說: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就是以3999萬賣掉了所有金牌。因為“金牌對我來說已經(jīng)成為過去,我希望它能發(fā)揮更大的價值?!?/p>
陳曉敏1977年出生在廣東鶴山,家里有6個女兒,她行二,作為較大的孩子,她從小就知道幫父母承擔家務活。就這樣誤打誤撞的,從小在勞動中練就了好體能,常被人夸她力氣大。
80年代后期,鶴山建立了舉重隊,教練到各學校選拔舉重苗子。12歲的陳曉敏因為手臂力量大,腿部肌肉勻稱而入選。陳曉敏還懵懂,對舉重運動沒有概念,從小夸她有力氣的父母對她說:“你去練體育一定行的?!?/p>
別看陳曉敏肌肉結(jié)實,其實12歲的她很瘦,整個人還不到60斤。父母那么說,一半是真心以二女兒力氣大為傲,一半是鼓勵她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走出小山村的機會。
帶著父母的鼓勵,瘦小的陳曉敏訓練格外肯吃苦,教練也總夸她有悟性。在鶴山隊訓練了兩年,她考入了省體校,而后被選入省隊。在蔡俊成教練的指導下,她拿下了第七屆全運會冠軍,被選入國家隊,這時的她剛15歲。
進國家隊的第二年,她拿回了世錦賽冠軍的獎牌。備戰(zhàn)悉尼奧運會這一年,陳曉敏23歲,已經(jīng)將全運會、亞錦賽、世錦賽的冠軍收入囊中??梢哉f,只差一塊奧運金牌,她就可以實現(xiàn)一個運動員職業(yè)生涯中的“大滿貫”。
這期間,她接受采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算是大器晚成的運動員”。說這話的時候,她語氣平實毫不謙虛,卻也不狂妄,這是她對自己的清醒認知。敢說這樣的話,是因為十多年的運動生涯里,她吃了太多的苦。
奧運會前的密集訓練強度特別大,陳曉敏可以說是挑戰(zhàn)了體能極限,卻也因為訓練過量,導致了嚴重的神經(jīng)壓迫。最嚴重時,別說訓練了,她連穿衣服都抬不起手臂,走路都走不了。醫(yī)生告訴她,就算身體康復了,也不能再訓練了,否則有癱瘓的幾率。
可以這一年的奧運會對她來說尤為重要,一是運動員的好年齡很寶貴,二是女子舉重項目第一次成為奧運項目,她不想錯過。陳曉敏經(jīng)過一番糾結(jié),最終鼓勵自己,不要被所謂的“危險后果”嚇到,否則對不起自己多年留下的汗水。身體稍稍能自由活動的時候,她回到了訓練場,從舉空杠鈴開始進行基礎(chǔ)訓練。
稍微能夠承受一點后,她就開始給自己加重量,10公斤、20公斤。這不僅是對體能的極度挑戰(zhàn),更是冒著很大的危險。一旦神經(jīng)壓迫復發(fā),肢體在幾秒之內(nèi)就會不受控,杠鈴很有可能砸到頭上。陳曉敏就這樣冒著危險、咬著牙,堅持到了第二次選拔賽,但是因為傷情,她的成績不理想,只拿到了第8名。她在無人的角落哭了一場,以為自己遭了那么多罪,卻還是換來了被淘汰的結(jié)果。
沒想到,體育總局的領(lǐng)導來找她談話了。領(lǐng)導告訴她,雖然成績不理想,但她這階段的努力,正體現(xiàn)了老運動員的拼搏精神,面對國際賽事,這樣的精神尤為重要。體育總局的領(lǐng)導們研究決定,再給陳曉敏一次機會。陳曉敏抹去淚水,但凡有一絲希望,她就要拼到底。
她請了三天假,回到了原來待過的省隊,廣東方面對此很重視,給她找了省里最權(quán)威的骨科專家。專家給出了暫時性的方案:在受傷部位打大量的麻藥和消炎藥,短期內(nèi)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好應對比賽,陳曉敏欣然同意。
而注射時,醫(yī)生在檢查了她的受傷部位后告訴她,由于她的腰部肌肉比尋常人發(fā)達,需要用最長的針注射,陳曉敏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過程非常痛苦,針頭扎到腰部受傷的神經(jīng)上,那種疼痛比她以往經(jīng)歷過的都嚴酷,陳曉敏咬牙挺住,用手死死抓住床單,逼著自己一動不動地配合醫(yī)生。
好在,注射之后即時效果不錯,陳曉敏在第三次選拔賽上得了第一名,順利入選奧運參賽名單。終于站在奧運賽場上的陳曉敏,拿下了女子舉重63公斤級冠軍。
那冰冷的金牌里,有她的汗水與淚水,有她注射時傳遍四肢百骸的酸麻脹痛,有她咬牙堅持過來的運動生涯的日日夜夜。一年后,陳曉敏因傷退役。
2003年,陳曉敏進入廣東商學院求學。在此期間,她做出了一個令世人震驚的決定——拍賣金牌。一時間輿論嘩然,有人說她毫無民族榮譽感,有人說她把運動員的至高榮譽當做謀取各人利益的工具。但陳曉敏說,賣掉所有金牌,是她這輩子最重要的決定。9塊金牌賣出了399萬元,陳曉敏給家鄉(xiāng)興建了希望小學,購買了教學物資。
兩年后,她與相戀多年的省田徑隊保健醫(yī)生完婚,而后生下了兒子。婚后,陳曉敏又做出了一個引發(fā)爭議的決定:與家人一同移居澳大利亞。有人因此質(zhì)疑她的愛國情懷,而陳曉敏的回應是,想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想讓自己接受更好的康復治療。
陳曉敏的愛國心毋庸置疑,她未改國籍,她出資興建的希望小學如今仍是書聲瑯瑯。她為祖國贏得了榮耀,亦對社會作出了貢獻,當然有權(quán)選擇自己心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