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
前言
近日,隨著亞洲杯決賽王曼昱零封孫穎莎的消息,在互聯網上掀起巨大爭議。
而就在體育總局下場打擊極端飯圈行為的時候,突然有一則微博引起廣泛關注。
一位網友在鄧亞萍超話里控訴王曼昱“AI作弊”才得以戰(zhàn)勝孫穎莎,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王曼昱
“AI作弊”鬧劇
2月23日當晚,女乒單打決賽上王曼昱零封孫穎莎引起了許多球迷的不滿。
有球迷現場大聲指責王曼昱“打球太臟、不想她升國旗”來干擾王曼昱的發(fā)揮。
好在王曼昱最終扛住了壓力,最終憑借出色的表現以比分4-0戰(zhàn)勝孫穎莎登頂亞洲杯冠軍。
孫穎莎
而面對此類極端飯圈行為,網上開始掀起了一股抵制“飯圈”的浪潮。
2月26日國家體育總局下場發(fā)文痛批其飯圈“綁架”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打響“飯圈攻堅戰(zhàn)”第一槍。
與此同時,微博平臺也通過解散王曼昱、孫穎莎等運動員超話加入“飯圈攻堅戰(zhàn)”統(tǒng)一戰(zhàn)線。
至此,本以為轟轟烈烈的一場亞洲杯“鬧劇”就此結束。
國家體育總局
可沒想到有的網友竟還不罷休,既然現役運動員的超話被解散,這些人就去名宿鄧亞萍的社交平臺底下上演了一場“請愿大劇”。
3月1日,一位網友在鄧亞萍超話發(fā)博聲稱:“同室操戈、詭異取勝,事說王曼昱勝之不武”。
該網友表示,自己查看了此前王曼昱與孫穎莎對陣的對陣歷史,之前明明是6連敗的戰(zhàn)績怎么可能“一朝頓悟”就零封莎莎呢?
該網友還表示,王曼昱之前的狀態(tài)差有目共睹,其剛剛在2月6日WTT大滿貫賽輸給新人小將蒯曼。
蒯曼
打不過小將的王曼昱一夜之間掀翻了女子世界第一,顯然讓人難以接受。
于是,這位網友就借此總結道:“王曼昱肯定是使用了AI來破析孫穎莎的習慣線路”。
他表示,王曼昱平時私下一定使用了AI技術來分析孫穎莎的招數、打球習慣,并以此備戰(zhàn)出了許多針對性戰(zhàn)術、戰(zhàn)法。
網友發(fā)言
可怕的是,他竟然在自己的論述后面還擺上了數據。表明通過這種AI分析,王曼昱起碼破解了孫穎莎82%的戰(zhàn)術套路,才能讓其打出11-4如此大的比分差距。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不能接受這種言論,有的網友無語道:“你這樣還不如直接說王曼昱是AI算了”。
甚至有網友銳評道:“看完簡直是浪費生命”。
AI
誠然,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科技來提高自己的訓練效率這并不假。
但是你要說運動員們依賴AI就能登頂世界之巔就不太現實了,這位網友更多的只是借“AI”之口來表達不認可王曼昱奪冠罷了。
可作為一名真心熱愛乒乓球運動的球迷,看到這樣言論肆虐于乒壇輿論場中,是真的痛心疾首。
王曼昱
“惡意揣測”不可取
乒乓球本就沒有常勝將軍,有輸有贏很正常,跟自己的沉淀和臨場狀態(tài)有關
隨后指出網友這種行為屬于不尊重運動員努力的行為,妥妥的飯圈行為,應該打擊
平心而論,這種帶有“疑罪從有”的思維在乒壇也不是一天兩天,仿佛出現在球臺上就是一種錯誤,贏更是一種錯誤,打的好還是一種錯誤。
它先天懷揣著無窮盡的惡意,不斷地對運動員的舉止進行攻擊以達到否定運動員的目的。
陳夢
例如巴黎奧運會上,陳夢奪冠的時候觀眾席上竟有粉絲對其豎起了中指,讓人大跌眼鏡,仿佛運動員為國奪金是一件多么丟臉的事情。
對此,外媒都看不下去了,2024年8月4日甚至在韓國社交平臺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打敗申裕斌晉級決賽的陳夢拿到金牌,卻得到本國人噓聲”的文章。
文章最后,外媒對這件事的最終評價定義為“難以置信”。
粉絲對陳夢豎中指
因此網絡的“AI作弊”之言其心可誅,運動員每一場比賽的成績,都是場上球員拼盡全力一拍一拍打出來的。
確實,這種帶有先天惡意的言論本就不應該是球迷所為,而用“AI作弊”控訴王曼昱更是荒謬至極。
原因主要有兩個。
作為優(yōu)秀的乒乓球球員,被外界所研究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而孫穎莎作為女子世界第一,更是大家研究的重點對象。
孫穎莎
但乒乓球的魅力正在于此,每一拍擊球都帶著運動員全新的戰(zhàn)術、戰(zhàn)法以及對比賽的思考。
對于孫穎莎來說,此次失利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能促進自己發(fā)現不足從而更進一步也是一件好事。
其次,如果AI真得能跟網上傳的如此神奇,那么外國選手早就該打穿國乒軍團了。
王楚欽
例如王楚欽連續(xù)三年擊敗日本男乒一哥張本智和,成為了日本乒壇走向賽場之巔的最大阻礙。
而根據對日本選手的報道顯示,以張本智和為首的男乒軍團場下多次研究國乒戰(zhàn)技、戰(zhàn)法,光王楚欽比賽的錄像時長就高達上百小時。
面對日本選手如此狠抓都連續(xù)三年敗給了王楚欽,可以體現我們沒有必要如此高捧AI。
許昕
正如國乒功勛人物許昕在一次直播所言:“誰能不輸球?每一位運動員都有狀態(tài)起伏的時候,關鍵是如何從失敗中汲取力量,調整好心態(tài)。”
一時的失利并不可怕,而運動員們面對逆境,戰(zhàn)勝挑戰(zhàn)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信源截圖
結語
乒乓球比賽說到底是人的比賽,場上的每一分結果都與雙方運動員臨場的狀態(tài)和平時的沉淀有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天換地的。
一句“AI作弊”就抹殺了運動員一輩子的汗水,這樣的控訴實在太惡毒了,稱之為飯圈言論都覺得輕了。
王曼昱的奪冠并非偶然,更是與“AI”絲毫不沾邊。
網上的極端粉絲也該醒醒了,承認運動員們的刻苦訓練、為選手的精彩表現喝彩、尊重比賽事實才是你們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