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世渡劫
編輯︱一世渡劫
近兩年時間,我們的國家乒乓球隊,無論是男隊還是女隊,都鬧出了不少的事件,頻頻成為新聞焦點。
比較典型的現(xiàn)象有這么三個。
去年6月樊振東在WTT重慶冠軍賽中擊敗王楚欽奪得冠軍,然后賽場上卻充斥著不和諧的聲音,樊振東站在冠軍臺上都不知所措了。
輸了不好,贏了似乎也不行,以至于他站在話筒前,幾近說不出話來,整整尷尬了一分多鐘。
去年巴黎奧運會期間,陳夢在決賽當中技高一籌,最終以3:2的比分擊敗孫穎莎奪得奧運冠軍,從而蟬聯(lián)了此項榮譽。
但是她沒有獲得現(xiàn)場觀眾的祝福和喝彩,相反許多于迷們在旁邊喊著退票來嘲諷她。
她一個人站在獎臺中央,委屈的像個孩子。
再有就是最近才發(fā)生的,王曼昱在亞洲杯女單決賽中,氣勢如虹,一鼓作氣,用一個干脆的4:0戰(zhàn)勝了隊友孫穎莎,勇奪亞洲杯冠軍。
王曼昱領獎時,周圍的球迷們卻在喊:你打的好臟,我想打你。
后面還有一位官員,在和運動員握手的時候,竟然繞過了冠軍王曼昱,選擇直接和亞軍握手。
這都讓我們的王曼昱十分的尷尬,在接受采訪時王曼昱實在忍不住回了一句:你們保護好嗓子。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乒乓球隊伍出現(xiàn)了這么多的不和諧的現(xiàn)象。
笑容正在從她們的臉上消失掉,看一看以前的領獎畫面。
再看看最近幾次領獎的畫面。
有一個詞總是反復被提及,那就是飯圈文化,造成這種奇怪現(xiàn)象的罪魁禍首,就是這個飯圈文化。
何謂飯圈文化呢?到現(xiàn)在也沒有一個特別準確的解釋。
比較簡單的解釋就是,由于代言品牌的深度合作,球迷不斷被分裂,再加上持續(xù)曝光率的不同,制造出了許多極端的觀眾,從而制造了極端的事件。
那么是誰推動了飯圈文化在乒乓球界的生根發(fā)芽呢?
最近,做為政協(xié)委員的乒協(xié)主席劉國梁在接受采訪時,是這樣說的:
“我們對于畸型飯圈文化,堅決抵制、嚴厲打擊,我和中國乒乓球隊支持嚴懲畸形飯圈文化,畸形飯圈文化對運動隊和運動員,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劉指導把畸形飯圈文化分為了三類情況,一是采取駐地蹲守,機場圍堵、跟蹤、騷擾球員的方式,對球員造成影響,二是部分大V自媒體惡意造謠、污蔑誹謗等,只為收割流量,三是賽場上一些有組織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對球員展開人身攻擊。
其實在劉國梁此番言論之前,也有兩位前世界冠軍評論了乒乓圈中的現(xiàn)象。
政協(xié)委員楊揚在談到飯圈文化時直接表示,飯圈文化和粉絲是兩回事,我們應該去培養(yǎng)更多的真正熱愛體育的粉絲。
其實楊揚要表達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商業(yè)性的家人團等要減少,他們可不是真正熱愛體育的粉絲。
另一位政協(xié)委員陶璐娜認為,搞好體育就是要抓好隊伍的管理,要去幫助運動員,提升運動員的認知,提高水平,這才是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靠炒作去提升影響力。
她的意思是專心搞體育份內(nèi)的事情,別老想著炒作呀代言呀參加綜藝呀。
然后,著名體育記者賀曉龍可沒有留情面,將矛頭直接轉向了劉國梁。
的確需要整頓的,長此以往下去,我們的國球,恐怕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
這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會對運動員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使得隊內(nèi)的氣氛變得古怪,彼此之間產(chǎn)生隔閡。
如果以后還有類似的事件發(fā)生,那的確不是千萬位鐵桿乒乓球愛好者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