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排后備力量人才凋零是不爭的事實,以前到處選材效果明顯,比如以前的王寧,現(xiàn)在的李盈瑩和王媛媛,都是從其他省市選材天津培養(yǎng)。但是這幾年好像這項工作停滯不前了,沒有從其他地區(qū)選來多么優(yōu)秀的球員。
天津女排一直在吃老本,如果李盈瑩和王媛媛過了巔峰期,天津女排靠誰得分維持自己強隊的地位?先是王藝竹帶來了希望,這個希望目前基本破滅,根本無法挑大梁,只能算是堪用,不能重用。再后來是董銘霄,現(xiàn)在也知道了,做夢都不敢夢到她能達到李盈瑩的高度。前不久一個叫做路晶的年輕球員讓人滿懷期待。
但是,本屆女排聯(lián)賽中劉美君堪稱翻車的表現(xiàn)讓所有人都清醒了,路晶不會有多大作為的,天津女排又在自欺欺人了。路晶在青年隊階段非常耀眼,不代表到了職業(yè)聯(lián)賽中就能有多好的表現(xiàn)。劉美君還帶領(lǐng)天津女排青年隊擊敗吳夢潔帶領(lǐng)的江蘇女排青年隊獲得過二青賽的冠軍呢,現(xiàn)在和吳夢潔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劉美君在聯(lián)賽中被攔得灰頭土臉,成了送分童子,作為主攻,一場比賽凈得分才一兩分,絕對整個聯(lián)賽最差的主攻,與客串主攻的楊藝相差無幾。楊藝打接應(yīng)就是得分最少的接應(yīng)。根本原因就是她的身高太矮了。那么路晶呢?路晶也是矮個子球員,雖然都在說她身高1.86米,比劉美君的1.82米要高一點點。但是,從有些圖片判斷,路晶也就1.82米,和劉美君一樣。
不要以為身材不高就一定能成為加比,而且就是成為加比,也會被攔,實際上加比也比高個主攻手被攔的次數(shù)多。只是加比的一傳水平和撲救水平堪比頂級自由人,保障能力突出,輪換到前排還能依靠彈跳能力和手法技巧完成度輪,并不是主要依靠她得分。不是每個矮個子主攻都能培養(yǎng)成加比的,請記住這句話,冠名小加比的哪個打出來了?還有,加比的腿長不輸高個子球員,彈跳能力十分驚人。
所以,筆者認為,路晶打到職業(yè)聯(lián)賽,上限最多就是莊宇珊,正常來說就是王逸凡,比肩李盈瑩純屬癡人說夢。天津女排要想重回巔峰,就應(yīng)把資金投入到挖掘人才培養(yǎng)新人上。說句實話,本賽季天津女排引援是失敗的,副攻和自由人對球隊的提升并不明顯。如果外援不是副攻而是能下分的主攻,天津女排應(yīng)當能進決賽。
看看路晶和王藝竹的合照,路晶明顯站在前面,而且照片是從下往上照,就這樣還比王藝竹矮。吸取劉美君的教訓,太矮的球員可以引進培養(yǎng),千萬不要當做救世主,否則到了關(guān)鍵時刻,不但救命不成還可能會加速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