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
編輯|淺淺
“拿冠軍不敢笑,拿亞軍手舞足蹈?!?/p>
誰能想到一直拿冠軍的全紅嬋,這次世界杯竟然屈居第二呢?
那個曾經(jīng)緊跟在她背后的隊友陳芋汐,彎道超車坐上了冠軍寶座。
賽后的全紅嬋笑得輕松,豎起點贊的大拇指,真心為搭檔感到開心。
兩人拍照時也都默契地舉起了剪刀手,一派祥和的景象。
可接受采訪時,全紅嬋卻難掩失落之感。
之前比賽時她就直言,“我的時代過去了”。
這次賽后她同樣坦然回答:“找不到曾經(jīng)的感覺了?!?/strong>
全紅嬋才18歲就找不到感覺了,很多人讓她趕緊退役給新人讓路。
也有人認為一次失利不算什么,全紅嬋依舊在巔峰。
可得知全紅嬋真正“不在狀態(tài)”的原因后,恐怕沒人敢斷言她能回到之前“無敵”狀態(tài)。
成年必修課
當全紅嬋第一次站在眾人面前跳水時,最明顯的就是身形比其他人小了很多。
小個子小體重,一定程度上也是她能上演“水花消失術(shù)”的原因之一。
16歲時,她的身高只有150cm左右,陳芋汐比她高半個頭。
然而靠身體天賦得到的優(yōu)勢,如今正在悄悄消失。
成年后身體發(fā)育帶來的體重變化,直接影響了她在臂立、向后翻騰等動作的完成度。
尤其是她的招牌動作207C,水花控制不如以往精準。
決賽第三跳,全紅嬋就因起跳高度不足導致水花失控,僅得79.2分。
而陳芋汐則是五跳穩(wěn)定,第二跳407C三個滿分引爆全場。
一向拿金的全紅嬋,這次遺憾得銀。
她在賽后坦言有體重上漲的原因,體重上漲動作就會變形,曾經(jīng)的感覺也找不到了。
“結(jié)果在意料之中”
“訓練不是特別好”。
全紅嬋坦然接受銀牌,承認狀態(tài)起伏,但又強調(diào)了會專注調(diào)整。
說這些話的時候能看到她臉上滿是落寞,嘴角向下,幾乎快要哭出來。
不過全紅嬋最后還是強忍心中失敗情緒,笑著說要祝觀眾們“來財”。
在社交平臺上,她一連發(fā)一大堆日常生活照,還配文“啰嗦了”。
這里的啰嗦,應(yīng)該指的是她不應(yīng)該在鏡頭前說那么多,暴露了自己的焦慮。
不得不承認,全紅嬋此次失利確實是讓外國人看到了希望。
在視頻里能清晰看到,全紅嬋落寞地在后面走著。
前面的外國記者卻笑得意味不明,嘴角壓都壓不住。
一邊笑,還一邊搖頭。
有人解釋,他可能是在為自己國家的選手沒拿獎牌苦笑。
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在高興,全紅嬋這位大將終于要“隕落”了。
不僅國外期盼著這一天,甚至就連國內(nèi)也有這種聲音。
健康地競技
“跳水隊不缺天才,不行就趕緊退位?!?/p>
“她已經(jīng)是老將了,也該退役了。”
全紅嬋14歲登上東京奧運會,至今也才18歲,怎么就到了退役的年紀了呢?
事實上,全紅嬋的統(tǒng)治力依舊在。
她雖失誤,卻拿下了414.40的高分,領(lǐng)先第三名英國選手76分,與陳芋汐也只差5分。
而且全紅嬋還是在花粉嚴重過敏,增肌的情況下達到的這個水平。
即便身體到了發(fā)育期,她依舊能與陳芋汐包攬前二。
多數(shù)網(wǎng)友表示長身體是必經(jīng)之路,銀牌已是普通人的頂尖了。
還有粉絲慶幸全紅嬋長身體了。
畢竟職業(yè)生涯很短暫,身體發(fā)育期就那兩年。
如果因為比賽而控制自己不長,那退役后再想長身高,那可就難了。
全紅嬋已經(jīng)拿遍跳水的各大獎項,她不需要再為了金牌那么拼了。
照顧好身體,也是她人生的選題。
就在大眾對全洪嬋的去留討論得熱火朝天之時,她的家人卻做了一件暖心的事。
只見一家人全部出動,親自制作了家鄉(xiāng)美食湛江艾籺。
從原材料購買清洗,再到餡料調(diào)制、面皮制作、包餡蒸煮,全是親力親為。
原以為是給比賽失利的女兒做的,結(jié)果卻是給粉絲做的。
可以看到他們在制作過程中都戴了口罩,估計是怕被人噴送不衛(wèi)生的食物給粉絲。
全媽臉上滿是笑容,正如她的女兒一樣樸實樂觀。
一路走來,全紅嬋和家人沒少受到質(zhì)疑,還被不少人打擾到日常生活。
可他們依舊懷著對生活的熱愛,真誠待人。
全紅嬋的單純、善良,都是她能夠心無雜念比賽的原因。
希望外界不要過多打擾她,適應(yīng)好體重后,她一定能重回巔峰。
結(jié)語
全紅嬋的成年首戰(zhàn)雖留有遺憾,卻讓世界看到頂尖選手直面挑戰(zhàn)的勇氣。
正如她所說“慢慢適應(yīng),下次一定更好”。
中國跳水的紅海之爭,永遠熱血,永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