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丨ZL·B
“能為日本贏得冠軍,是我莫大的榮幸!”
你敢相信,這句話竟是出自一位中國人之口,不僅如此,她還曾是我國的世界冠軍!
然而誰又能想到,問鼎之際卻也成了她墜落的開始。
一場“讓球”風波,讓她走上了“改頭換面”之路;
一次“戰(zhàn)場奪冠”,讓她從此背上了“叛徒”、“叛國”之名。
可善惡到頭終有報,或許從她做出選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日后的結局。
在賽場上高喊“吆西”的她,如今終是等來了自己的“現(xiàn)世報”!
天才少女逐夢乒壇
她是當之無愧的乒壇天才少女。
作為上世紀80年代的乒壇健將,她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登頂巔峰之時,她的名字一度與鄧亞萍齊名。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為國爭光的她卻在最終,走上了一條“歧路”。
回憶往昔榮光,還要從她出生之地說起......
出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她,或許生來就注定了不凡的一生。
那時,她的名字還叫何智麗,在上海出生。
父親是單位干部,母親也是工廠職工。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何智麗的生活,從小就要比常人順暢很多。
而優(yōu)渥的條件,也為她創(chuàng)建了一個良好的訓練環(huán)境。
從小,何智麗就展現(xiàn)出了超乎常人的“運球”天賦。
自懵懂起,何智麗就常跟隨叔叔,在外婆家打乒乓球。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就這樣,在天賦和熱愛的加持下,她的球技一路猛進。
從“乒乓搖籃”巨鹿路第一小學打到體校、市隊。
她用天賦,交出了一份份讓人驚艷的成績。
而1981年的一戰(zhàn),也成為了她人生的第一道轉折點。
作為上海隊的一號種子選手,她作為代表出征錦標賽。
賽場上的她可謂是一騎絕塵,小小年紀便接連將齊寶香、謝春英和耿麗娟三名國家隊成員“斬于馬下”,奪得冠軍。
而這一戰(zhàn),不僅為她敲開了國家隊的大門,也標志著她“智麗時代”的到來。
只是,那時的她怎么也不會想到,一場“反抗”之戰(zhàn),卻成為了她人生“滑陷”的開始。
璀璨前景卻遭“刺”
誰又能想到,昔日的球場明星,會在巔峰之時一夕跌落。
而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也開始接連在她的身上發(fā)生。
全國乒乓錦標賽后,天才少女如黑馬般沖出重圍,進入了國家隊。
盡管這里人才濟濟,但她的實力卻是決對不容小覷。
而不得不說,何智麗就是那個天選之女。
入國家隊首戰(zhàn),她便在全國乒乓球優(yōu)秀運動員比賽中,先后擊敗世界冠軍童玲和名將曹燕華。
以九戰(zhàn)九捷的優(yōu)勢,強勢出圈。
而不久后曹燕華退役,不出意外的,她成為了隊里的主力。
之后數(shù)年,她從亞錦賽到世乒賽,再到亞運會...一路過關斬將,與隊友攜手,將一枚枚冠軍獎杯收入囊中。
可老話說:“馬有失蹄,人有失足?!?/strong>
誰也不曾想到,當她再次從世乒賽場榮光而歸時,迎來的卻是“現(xiàn)實一棒”!
而這一切緣由,皆因為那一場“讓球”風波。
1987年,彼時的何智麗正值當打之年。
作為國乒主力,不出意外的,她再次與隊友攜手,登上了世乒賽。
在經過激烈角逐后,何智麗與隊友管建華、戴麗麗強勢挺進半決賽。
為了確保拿下金牌,教練組決定安排“讓球”,實現(xiàn)最大把握的奪冠。
在教練的安排下,何智麗成為了這場對抗的“犧牲品”。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看似答應的何智麗,卻在開始后態(tài)度來了個180°大轉變。
先是大戰(zhàn)管建華闖進決賽,之后又順利擊敗韓國選手梁英子,順利奪冠。
那時的她站在領獎臺上,風光無限。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無名“反抗”,賭上的卻是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異國歸來 報應不爽
如果沒有那場“讓球”風波,或許何智麗不會走上這條路。
但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而從她選擇離開開始,結果似乎也早已呼之欲出。
何智麗怎么也不會想到,奪冠返京后,自己不僅沒有得到鼓勵表揚,反而因“不聽話”,迎來了“爆冷”。
盡管有孫梅英的力挺,可最終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最終,在得知沖擊奧運無望后,她無奈宣布了退役。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再次出現(xiàn),她竟會是以這樣的面目。
退役后的何智麗轉身投入了愛情的懷抱。
1989年,她不顧家人反對,與日本人小山英之結為連理,加入日本籍,并改名小山智麗。
可心懷乒乓夢的她又怎甘淪為家庭主婦。
于是乎,在加入日本后,她以突出的實力,開始代表日本出戰(zhàn)。
盡管此舉遭到無數(shù)國人的批評、抵制,但作為一名追夢人,她的做法卻也是無可厚非。
可偏偏,她卻非要“自掘墳墓”。
而求勝心切的她,也終是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代價。
1992年,再次站上賽場,何智麗的實力依舊不減當年。
而從日本公開賽到世乒賽...之后的兩年,她更是一路猛進。
甚至在1994年亞運會上,一舉擊敗了鄧亞萍,奪得冠軍。
激動的她在賽場高聲吶喊。
只是不曾想,得以忘了形,喜事轉瞬成了“悲劇”開端。
不知是出于何種心態(tài),決賽中的她,每贏一球,都要高喊一聲“呦西”!
聽著回蕩在賽場的聲音,無數(shù)國人對她此舉心生不滿。
而這還只是個開始,賽后的采訪,才是真正將她釘在了“恥辱柱”上。
此言一出,不論當初是何緣由,如今的她都坐實了在國人心中的“叛徒”形象。
然而,前院的輿論還沒壓下,后院的火就也揚了起來......
賽場上的她風起云涌,生活中的她卻是一地雞毛。
1997年,忙于事業(yè)的何智麗發(fā)現(xiàn)丈夫竟背著她有了外遇。
不堪其辱的她從此與丈夫開始分居,而她的事業(yè)也隨著感情的沉淪,開始走向末路。
2000年,經過法院的判決后,帶著650萬日元的賠償,何智麗結束了這段異國婚姻。
只是,沒有孩子的她孤身待在異國,未免顯得凄涼。
結語
如今,年過六旬的她依然孤身待在異國。
而盡管離異了,但已經使用小山智麗多年的她也沒有將名字改回。
只是看著如今的凄涼處境,出于國人“落葉歸根”底念的影響,她也不免開始回想當初的美好,甚至想要回上海養(yǎng)老、安度晚年。
只是,回看她過去的種種,“改頭換面”又想回來,又談何容易。
老話說:“出去容易回來難”,走到今天的境地,雖讓人深感唏噓。
可落得這樣的結果,又何嘗不是她咎由自取。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馬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