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18強賽結束有5件大事,第一是選帥,恢復“中國杯”或排第5

中國隊6月10日完成國際足聯(lián)2026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第三階段第10輪對陣巴林隊比賽后,將就地解散,國腳們返回各自俱樂部繼續(xù)參加2025賽季中超聯(lián)賽。

國足18強賽結束有5件大事,第一是選帥,恢復“中國杯”或排第5

盡管當下伊萬還在重慶帶隊備戰(zhàn)18強賽最后一場榮譽戰(zhàn),但無論從哪個角度考量,克羅地亞人“下課”走人或是大概率。

國足兵敗雅加達,提前淘汰出局,沒有獲得2026世預賽亞洲區(qū)第四階段6強附加賽資格,無緣美加墨世界杯,現(xiàn)在開始著備戰(zhàn)2030年世界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于中國隊近兩年正式國際比賽只剩2027年亞洲杯(時間2027年1月7日至2月5日,地點在沙特),這意味著中國足協(xié)下一步面臨著一項艱巨任務,如何規(guī)劃好國家隊長期建設問題。

按亞足聯(lián)競賽規(guī)則,參加18強賽的18支球隊自動獲得了2027年亞洲杯正賽資格;而沒從36強賽出線的剩余18隊,連同亞預賽首階段晉級6隊,共24隊參加2027亞預賽第三階段賽事,時間是2025年3月25日、6月10日、10月9日、10月14日、11月8日,以及2026年3月3日,這些時間點是國際足聯(lián)國家隊比賽窗口期,而國足出戰(zhàn)亞洲杯是2027年1月。

換個角度,除7月在韓國舉辦的東亞杯外,從2025年8月—2027年1月,國足有17個月沒有正式國際比賽任務。

其實,中國足協(xié)已經(jīng)未雨綢繆,5月份下發(fā)《關于征集2025中國之隊中國男足國際邀請賽承辦賽區(qū)的通知》,大致意思是“今年9月1日至9日國際足聯(lián)窗口期內(nèi)組織國際足球邀請賽,參賽隊包括中國隊和其他三支外隊,共4場比賽”。

或許不少人覺得中國隊剛沖擊2026年世界杯失利后,距下一屆世界杯預選賽時間尚早,但事實并非如此。

以2026美加墨世界杯預選賽為例,亞洲區(qū)第一階段比賽2023年10月12日,第二階段36強賽2023年11月16日,第三階段18強賽2024年9月5日,第四階段6強附加賽2025年10月8日—14日。

那么,參考此賽程安排,2030年世預賽亞洲區(qū)第一階段大概率是2027年10月,第二階段36強賽或是2027年11月,第三階段18強賽可能是2028年9月,至于第四階段6強附加賽時間或是2028年10月。

國足大概率直接參加2027年11月的第二階段36強賽,距今也只有2年多,時不我待,“笨鳥先飛”,更何況屆時國際足聯(lián)、亞足聯(lián)的抽簽分組依據(jù)是國家隊世界排名,這也是中國隊當下的難點之一。

目前,國足1250.95分,世界排名94位,0-1輸印尼,積分減少15.05分,排名或跌至98位;巴林1290分,排名84位,中巴二番戰(zhàn)國足戰(zhàn)而勝之,積分會增加,排名會上升,這樣也有利于在亞洲杯、世預賽進行抽簽分組確定球隊檔次時,避開亞洲強隊,遇到更理想對手機率更大。

從國足備戰(zhàn)2027亞洲杯和2030世界杯角度看,18強賽結束后,中國足協(xié)需重點圍繞五個方面“做文章”。

一是伊萬“下課”后,需要盡早確定接任者。

二是進一步加速國足新老交替步伐。

以上哪個球員還能堅持到2030年世預賽36強賽、18強賽,甚至6強賽,從年齡角度大體可判斷出來,在這方面,足協(xié)必須未雨綢繆,讓這些30+老將逐步淡出國家隊歷史舞臺。

以日本隊為例,36強賽第一場對陣緬甸的首發(fā),平均年齡26.4歲,第二場踢敘利亞的首發(fā),平均年齡26.3歲;18強賽第一場7-0國足的首發(fā)27.3歲,第二場對陣巴林隊的平均年齡27.7歲;第7輪再戰(zhàn)巴林的平均年齡26.5歲.

最新一期日本隊名單中,30歲以上球員僅1人,28—29歲4人,21—25歲14人,年齡最小的高井幸大20歲。

再看韓國隊,36強賽第一場對陣新加坡隊的首發(fā)28歲,第二場踢中國的首發(fā)28.8歲;18強賽第一場0-0巴勒斯坦的首發(fā)29.7歲,第二場對陣阿曼隊平均年齡28.2歲;第9輪對陣伊拉克的平均年齡28.4歲。

韓國隊名單中,30歲以上球員8人,28—29歲5人,21—25歲9人,年齡最小的裴俊浩21歲(斯托克城)。

另外,同樣已經(jīng)提前進軍2026世界杯的澳大利亞隊21歲—25歲10人,年齡最小的恩斯特勒20歲(本菲卡B隊);烏茲別克斯坦21—25歲7人,年齡最小的胡桑諾夫21歲(曼城)、法伊祖拉耶夫(莫斯科中央陸軍);約旦21—25歲13人,其中年齡最小的19歲1人;伊朗隊21—25歲球員9人,年齡最小的19歲1人,無出場記錄。

反觀中國隊名單中,年齡最小的王鈺棟、劉誠宇,2人都是18歲,甚至比日韓2隊年齡最小球員年齡還小,是否有拔苗助長之嫌呢?

三是足協(xié)需要盡快確定,究竟是派參加18強賽的國足參加7月東亞杯,還是派國足選拔隊出戰(zhàn),抑或是由安東尼奧執(zhí)教的U22國足代勞,這是事關未來的抉擇;另外,9月中國之隊國際足球邀請賽亦是如此。

四是鼓勵、支持,并且創(chuàng)造條件讓王鈺棟們等一批年輕球員走出國門,到歐洲一些二級聯(lián)賽去踢球,不一定非要選擇歐洲五大聯(lián)賽,把個人的收入看淡一些,這樣進軍2030年、2034年世界杯也會水到渠成。當年,“全村人的希望”武磊去西甲西班牙人俱樂部,多數(shù)時間是替補,但回來參加國家隊訓練、比賽的質(zhì)量明顯比國內(nèi)其他球員高出不止一個檔次,這就是差距。

五是恢復“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可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中國杯”是萬達公司花兩年時間,經(jīng)歷上百次談判,由中國足協(xié)、亞足聯(lián)與國際足聯(lián)達成一致的國際足聯(lián)A級賽事,參賽國家隊可獲得國際足聯(lián)正式積分。

按計劃,“中國杯”每年舉辦一屆,由4隊參加,并逐步擴至8隊,邀請來自各大洲的世界足壇勁旅進行淘汰賽,淘汰賽獲勝隊進行冠軍爭奪戰(zhàn)。

該項賽事當時由萬達集團提供70萬美元獎金,冠軍25萬美元,亞軍、季軍及張4名球隊各獲得20萬、15萬、10萬美元。

從2017—2019年,由足協(xié)、萬達體育公司主辦,廣西體育局、南寧市政府連續(xù)承辦三屆,首屆賽事是當年1月舉辦,以后兩屆都在國際足聯(lián)國家隊比賽窗口期的3月。

參賽隊除東道主外,2017年有智利、冰島、克羅地亞;2018年有烏拉圭(當時世界排名22位)、威爾士(19位)、捷克(48位);2019年有烏拉圭(排名第7)、烏茲別克斯坦、泰國。意大利名帥里皮率國足出戰(zhàn)了前2屆,外教卡納瓦羅帶隊打第三屆。受疫情影響,“中國杯”從2020年開始停辦。

而足協(xié)今年9月舉辦的中國之隊國際邀請賽,參賽球隊有沒有國際足聯(lián)正式積分還是未知。

因此,中國足協(xié)該考慮從明年恢復舉辦“中國杯”,尤其是中國男足國家隊明年無賽事,時間是2026年3月,邀請一些強隊參賽,倘若萬達公司不提供相當于500萬元人民幣的賽事獎金,相信從有利于中國足球發(fā)展的角度,會有不少國內(nèi)外知名公司愿意冠名,愿意提供比賽獎金,這對缺賽的中國隊而言,有利于備戰(zhàn)2027亞洲杯和下一屆世預賽。

相關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