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被“道德綁架”,為何朱之文和全紅嬋的結(jié)局,卻完全不同?

文|鹿上

同樣是被“道德綁架”,為何朱之文和全紅嬋的結(jié)局,卻完全不同?

編輯|鹿上

朱之文和全紅嬋,一個是一炮而紅的草根歌手,一個是一跳成名的天才運動員。

同樣都是從貧困中走出來的爆火名人,可衣錦還鄉(xiāng)后的待遇卻是天差地別。

朱之文被鄉(xiāng)親們戳著脊梁骨吸了整整14年的血,到頭來還沒落得一句感恩。

而全紅嬋一家卻在村里地位超然,什么都沒做就被鄉(xiāng)親們捧成“寶貝疙瘩”。

為什么二人明明都曾經(jīng)歷過以借錢為目的的“道德綁架”,但結(jié)局卻完全不同?

比起懵懵懂懂的全紅嬋,吃力還不討好的朱之文,到底輸在哪里?

朱之文的痛

今年剛過完年,朱之文的“噩夢”就又開始了。

2月24日,朱之文正在接受記者的采訪,可是他剛一張嘴,話就被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

他知道,這是又有人找上門來哭窮借錢來了。

有消息稱,在短短8天的時間里,足有上百人來朱家“拜訪”。

其中大部分所謂的“拜訪”都是跟錢有關(guān)系,就連僧人都聞風趕來求“化緣”。

“大衣嫂”幾度被堵在門前進退不得,“大衣哥”更是不敢踏出屋門半步。

但就算一家人閉門不出,可那急促又頻繁的敲門聲還是讓他們煩不勝煩。

面對記者,朱之文無奈地笑了笑,隨后轉(zhuǎn)身搬來梯子架在墻上。

原來為了躲清靜,他想要帶記者去隔壁的兒子家。

可是門外被人圍得嚴嚴實實,只能出此下策冒險用梯子翻墻進院。

看著年過半百的他爬上爬下的樣子,網(wǎng)友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這樣的生活,大衣哥已經(jīng)過了十幾年了。

自從他唱歌成名之后,寧靜的生活已經(jīng)成了一種奢望。

村里鄉(xiāng)親踏破門檻、爭先恐后地前來借錢。

甚至還有大爺大媽從遠處趕過來,撲通一聲長跪在地,大有不給錢就不起來的架勢。

起初善良的大衣哥感念曾經(jīng)鄉(xiāng)鄰們對自己一家的照顧,能幫就盡力去幫。

結(jié)果沒想到“借給一老、又來十老”,借出去的錢就跟掉進無底洞一樣不見回響。

這么多年,借出去的金額已有百萬,然而收回來的卻只有可憐的兩三萬。

他抱著一箱子借條一家家討債,只得到一句“你反正有那么多錢,給我花點怎么了”!

時間一長,一些人開始變本加厲地干擾朱之文一家的生活。

往門上潑油漆、向院里扔石頭、合伙踹院門、乃至破口大罵。

朱之文傻眼了,他不明白為什么借錢還借出“仇氣”了。

他決心不再借錢,而是出資改善村里的公共設(shè)施,讓大家都受益。

可是無論是出錢鋪路、修繕幼兒園,還是為村民置辦運動器材,都被人當做是理所當然。

有村民一臉無所謂的樣子:“錢多就多出力嘛,這不是應(yīng)該的?!?/strong>

他一直堅持捐款做慈善,卻被一些人嘲諷是“詐捐”。

他逢年過節(jié)給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送米面糧油、煙花禮品,卻被嫌棄檔次低。

就連朱之文的寶貝兒子都成了別人的談資,被議論了好多年。

明明是善良無私的老好人,為何卻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尊重和感恩?

在這方面,全紅嬋一家用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給出了答案。

全紅嬋的三個“法寶”

全紅嬋在成名之前,她的家境比起朱之文來說不遑多讓。

不到百平的破舊房子里擠了足足九口人。

爺爺病重、奶奶上了年紀,母親因車禍留下后遺癥需要常年治療。

弟弟妹妹年幼,全家只有父親和哥哥兩個主要勞動力。

常年在外訓練的全紅嬋憑一己之力,打破了這“天崩開局”。

自從在東京奧運會上演了“水花消失術(shù)”,一舉奪冠之后,她名聲大噪。

官媒報道接踵而來,國家、省里的各種獎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

明明剛剛成年,駕照還沒拿到手,名下就有3輛豪車。

沾了她的光,全家人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見地提高了。

爺爺奶奶和母親的生活有了保障,父親和哥哥開啟了直播賣貨。

村里還特別獎勵了一塊宅基地,讓一家人建新房。

然而“人怕出名,豬怕壯”,各路親戚也都一股腦地圍了上來。

全紅嬋的知名度比朱之文高出好幾個量級,她的遭遇也比朱之文更甚。

家門外被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堵得死死的,奶奶的電話從早響到晚,都是寒暄的人。

不過全紅嬋的家人可跟耳根子軟的“大衣哥”不同。

面對那些打著“拜訪”名義想方設(shè)法借錢親戚鄰居們。

就算他們磨破了嘴皮子,全爸全媽也就只有兩個字——不借!

在采訪中,全媽感嘆道,如果不是女兒出名,她都不知道家里有這么多親戚。

她心里明白,這些全紅嬋留給家人改善生活的錢都是她的血汗錢,一分不能動。

父親也表態(tài)說不會沾女兒的名氣,守好自己的果園就夠了。

就連哥哥也不想給妹妹添麻煩,裝修農(nóng)村大別墅的錢都是他自討腰包。

清醒的家人,是全紅嬋面對“道德綁架”的第一個“法寶”。

而她的第二個“法寶”則是自己。

出名后,全紅嬋開通了社交賬號,在多年的積累下,已經(jīng)擁有1815萬的鐵桿粉絲。

面對一些負面的網(wǎng)絡(luò)輿論,她完全有力量進行回擊。

大量的粉絲能夠幫她占據(jù)主導話語權(quán),而她自己不惹事不怕事的性格更是最好的“武器”。

第三個法寶,是合理地利用名氣。

因為出了奧運冠軍,全紅嬋的家鄉(xiāng)成了旅游景點,全村人都跟著沾光。

人們紛紛支起小攤做起小生意,大家一起改善生活。

憑一己之力帶火村子,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全紅嬋是塊寶。

一旦與利益掛鉤,人們再想“道德綁架”就要先在心里掂量掂量了。

而這三個“法寶”,或許就是全紅嬋和朱之文的根本區(qū)別吧。

“大衣哥”的反擊

雖然朱之文的境遇和全紅嬋天差地別。

但歷經(jīng)了十幾年的折磨,他如今也開始勇敢地作出改變了。

今年2月份,朱之文把持續(xù)在網(wǎng)絡(luò)上中傷自己的人告上了法庭。

被告的那名網(wǎng)友從2020年4月開始,連續(xù)4年一直發(fā)視頻抹黑朱之文。

不僅捏造事實,還給他的照片惡意P圖,甚至發(fā)文要“打倒大衣哥”。

起初朱之文還不知道,直到2023年,他才發(fā)現(xiàn)了這名網(wǎng)友的惡劣行徑。

剛開始,他還是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只是發(fā)私信提醒對方。

但對方非但不收斂,反而更加肆無忌憚,一副“你能拿我怎么樣”的態(tài)度。

在幾經(jīng)糾結(jié)下,朱之文終于聯(lián)系了律師,決定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

經(jīng)過一番法律求助、證據(jù)搜集之后,他正式提起訴訟。

直到馬上要開庭了網(wǎng)友才怕了,原來她是個中年婦女,腦子一熱就開始在網(wǎng)上“興風作浪”。

不過到了這種地步,就算再怎么求饒也沒有用了。

朱之文拒絕和解,最終勝訴,把她交給了法律制裁。

經(jīng)歷這次事件,他表示“不想再遷就任何人”,而那些“道德綁架者”們也被震懾住了。

希望以后的“大衣哥”能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安寧生活。

小結(jié)

或許會有人說,他們倆一個歌手一個運動員,哪里有可比性?

但除去這些身份,全紅嬋和朱之文都是用十二分努力才換來成功的拼搏者。

希望他們能永遠保持清醒、不屈從于“道德綁架”,守護好自己成功的“果實”。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相關(guān)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