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賠光2個億,中年返貧的鄒市明,終究還是向生活低頭了

年底,44歲的鄒市明將再站上拳臺。

7年賠光2個億,中年返貧的鄒市明,終究還是向生活低頭了

有人說,這是一場炒作,目的為賺錢。

鄒市明有點尷尬:完成情懷的時候賺到一些收入,為什么不呢?

沒有否認。

但相比情懷,更偏向賺錢。

因為早在七年前,靠情懷創(chuàng)業(yè)的他,狠狠輸掉2個億(最低),讓他徹底害怕“情懷”二字。

前面說,商場如戰(zhàn)場不想再講情懷。

后面又改口,再站上拳臺完成情懷。

相互矛盾。

不過也能理解,畢竟中年返貧的他還欠著銀行與朋友們的錢,哪怕年底那場是表演賽,能靠自己賺錢并不可恥。

只是,他的不要命,令人唏噓。

先拋開年齡不談,就來看他的身體狀態(tài)完全是拿命換錢。

由于年輕時常年打拳,2017年底鄒市明就已經被診斷出雙側眼眶有多發(fā)性骨折、輕度白內障、玻璃體渾濁等癥狀,尤其是左眼還伴有突發(fā)性失明,視力只有0.1(正常人左眼視力正常值為1.0或5.0),看到的物體都是重疊且模糊的,連車都開不了。

這就相當于是半瞎狀態(tài),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與比賽時的專注力,如果在比賽中再讓左眼受傷,后果不堪設想。

本來,他可以拿著巨額積蓄躺平,結果44歲還要站上拳臺挨揍,無疑是向生活低了頭,頗為感慨。

當然,感慨之余更疑惑鄒市明到底是如何在短短7年的時間里花光2個億的。

好奇心驅使去了解一番后,不禁感慨:人啊,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

這么說吧,鄒市明的失敗是注定的,只是早與晚的事。

他是搞體育的,他老婆冉瑩穎是搞新聞主持的,兩個毫無經商經驗與頭腦的人大腿一拍去搞創(chuàng)業(yè)了。

創(chuàng)就創(chuàng)吧,先搞個與拳擊有關的項目玩玩,也不會有什么大的損失。

可這對夫妻倆吧,也不知道是聽了誰的主意,跑到上海黃浦江畔開店且占地面積有1.8萬平方米(約合18000平方米),相當于兩個半標準足球場大小。

這個規(guī)模,把見過世面的魯豫都驚呆了。

不就是個搞拳擊與健身的嗎,有必要建這么大?

這夫妻倆很有野心,要在那一片打造出一個體育公園。

為了能形成業(yè)態(tài)化,館內還覆蓋了咖啡館、酒吧、餐廳等商業(yè),完全區(qū)別于普通健身館沖著高端服務去的。

但越是高端,越是耗錢,光是每個月的租金就超百萬,這還不算幾十號人的員工費。

不過,他們是樂觀的,直到店開起來了,一切都步入正軌了才發(fā)現只有一個月是盈利的,其余時間都在虧本,后面又遇到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這才想起來,光花兩年時間去選地址了,完全沒有想到去調查周圍的人口密度以及生活習慣。

前期投入這么多,總不能說丟就丟吧,這就又繼續(xù)撐了幾年。

結果還是一樣,沒錢的去不起,有錢的看不上,更不會讓孩子去學拳擊。

他自己家孩子在耳濡目染下都不學拳擊,而是跑去學馬術、高爾夫球,其他不缺錢的家長,怎么會讓孩子學拳擊?

可以說,這夫妻倆除了有鄒市明這個IP,幾乎沒有任何經營優(yōu)勢。

鄒市明也很好笑,有種強裝霸總并讓身邊所有人陪著他一起演的荒誕感。

曾有一檔節(jié)目,將鏡頭聚焦在剛當老板的鄒市明身上,可以說,在這檔節(jié)目中鄒市明過足了老板癮。

出行時,身后兩個男保鏢,一人手里拿著一個公文包。

開會時,員工匯報,他打斷,員工繼續(xù),他拍桌子。

午餐時,員工吃肉,他說要多吃素。

員工剃掉蝦殼,他說不準浪費,把蝦殼也吃掉。

員工悶頭吃飯,他突然cue工作。

員工給他遞紙,他說要節(jié)約成本。

鍛煉時,看到健身器械前一天未歸位立刻變臉,舉起手機就拍照上傳到工作群瘋狂輸出。

關鍵他不找負責場館的保潔撒氣,而是對前臺女生一頓數落,事后傲嬌地說:看到誰都會罵一遍。

罵完之后開心了,到辦公室里的隱藏密室換衣服,換完之后再擺譜。

從這些片段能看出鄒市明壓根就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他一邊用強勢的言語與行為告訴所有人他是老板,但又一邊想跟員工拉近關系,讓大家覺得他把所有人當家人。

那么處理起來就會把工作的處事模式帶到私下生活里,搞得既不像個老板,又不像個家人,還讓員工感到窒息。

實際上,鄒市明也確實沒有從運動員轉換過來身份。

正如他所說,第一天上班很新鮮,穿著西裝打著領帶還專門買了新的公文包,但里面只放了充電器、手機、名片,還有一點內容都沒有的記事本。

好像,他花2個億是為了實現自己當老板的夢想。

老板的狀態(tài)像演戲,那整個團隊也更像個草臺班子。

2019年7月,上海市拳擊協會將選舉新一屆上海市拳擊協會會長的會議放在鄒市明拳館舉辦,當選人也正是拳王鄒市明。

這無疑是一場重要的會議,會來許多當地的領導與業(yè)內人士,作為承包方肯定得卯足了勁去完成。

但結果讓人大失所望,所有員工居然在開會當天準備臺簽,并且擺放得歪七扭八。

當人員入場時一切都還沒準備好,連接待與引導的員工都沒有,還把早到的來賓往炎熱的戶外趕。

好不容易一切都準備好了,桌子上卻連一瓶水都沒有,還得來賓主動要。

空調也打得太高,熱得大家一身汗。

主持人發(fā)言時,話筒沒電,全靠在現場用嗓子喊。

更離譜的是,開會過程中一堆員工扎在一起東張西望,毫無秩序可言。

放在任何一家公司,像這么重要的會議,不得提前幾天布置好場地安排好所有流程,確保過程中萬無一失。

鄒市明公司就很奇葩,一切都當天準備,老板光顧著過老板癮,員工手忙腳亂毫無頭緒。

看完這些,真的不怪他創(chuàng)業(yè)失敗。

前期不做市場調研就盲目投資,中期管理混亂沒有秩序,后期只能用金錢來填坑,本就沒有經商經驗的鄒市明一步錯步步錯。

為了填這個坑,他把北京、貴州、上海 、美國的房子都賣了,只留了一套自住,愛漂亮的冉瑩穎也開始甩賣值錢包包與首飾。

關于他們?yōu)槭裁慈?chuàng)業(yè)。

冉瑩穎說,是因為鄒市明身體出問題不能再打了,希望他放下拳套后有個事可以干。

鄒市明說,是因為2017年輸給日本拳手木村翔后整個人狀態(tài)不好,冉瑩穎才給他找事干。

但從時間線來看,冉瑩穎說的更靠譜,因為早在2016年冉瑩穎就已經開始幫他謀劃體育經濟事業(yè)了,也忙著給拳擊館找場地,為此她還在飯局上求任泉出謀劃策。

不管是什么原因,創(chuàng)業(yè)確實是虧了。

有人覺得都是冉瑩穎的問題,是她太能折騰,冉瑩穎也不否認,曾在直播間崩潰表示都是自己想法太多。

因為無論是建設,還是鋪的整個攤子,都是她拽著鄒市明往前走,鄒市明最大的貢獻就是IP。

這樣看,冉瑩穎確實是折騰了點,但要是她當年沒有拒絕資本的對賭協議,只怕賠得更多。

夫妻本是共同體,互相埋怨已沒有意義,鄒市明能在44歲回歸拳臺就足以證明他對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與賺錢還債的決心。

很喜歡,他在最后一場拳賽說的那番話。

他說,繼續(xù)站上這個舞臺,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理解與關注中國拳手。

他只是創(chuàng)業(yè)失敗了,不是做人失敗了。

期待他站上拳臺的那一天,哪怕是為了賺錢。

相關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