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運冠軍全紅嬋的名字又一次刷爆網(wǎng)絡,但這次不是因為她的完美跳水,而是鋪天蓋地的批評聲。曾經(jīng)被捧為國民寵兒的她,怎么突然就成了眾矢之的?
從寵兒到爭議
全紅嬋就是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那個14歲的小姑娘,在10米跳臺上穩(wěn)穩(wěn)一躍,幾乎沒水花就拿下金牌。那一刻,她成了全民偶像。她家境普通,廣東湛江人,父母務農(nóng),母親還有病,她跳水是為了減輕家里負擔。這故事一傳開,大家都覺得這孩子太勵志了,網(wǎng)上親切地叫她“嬋寶”。
從東京奧運會回來,全紅嬋的日子就沒消停過。她的成績單亮眼,2022年世錦賽、2023年亞運會,接連拿金牌,穩(wěn)坐中國跳水隊的主力位置。媒體鏡頭里,她總是笑得靦腆,說話不多,偶爾冒出幾句接地氣的大實話,比如“我跳水就是想賺錢給媽媽治病”,一下子就拉近了跟老百姓的距離。
可就在今年6月。起因是全紅嬋因腳踝傷退出了全國跳水冠軍賽,之后發(fā)了組自己在游樂園玩的照片。照片里她笑得開心,玩滑梯、摸小狗,跟普通18歲女孩沒兩樣??蛇@組照片一發(fā),評論區(qū)有人說她不務正業(yè),有人拿她跟隊友陳芋汐比,說她不努力才輸比賽,還有人直接開噴:“國家培養(yǎng)你不是讓你玩的!”一夜之間,風評從“國民妹妹”變成了“沒職業(yè)精神”。
全紅嬋退賽不是偷懶,醫(yī)生叮囑她得休養(yǎng),減少訓練量。她出去玩,也是想調整狀態(tài),畢竟傷病恢復不光靠躺著,心情也得放松??删W(wǎng)友覺得她身為運動員就該天天泡在訓練館,玩樂就是“墮落”。
輿論的風向標
這次全紅嬋被批評,網(wǎng)上吵得不可開交。有人站出來護她,說她才18歲,受傷了出去散散心有啥錯?支持者覺得,運動員也是人,不是機器,總得喘口氣??膳u的聲音更響亮,很多人覺得她拿了奧運冠軍就該“完美”,不能有半點懈怠。
在中國,體育明星不光是運動員,還是國家的名片。金牌拿回來,大家都覺得臉上有光,所以對他們的期待特別高。全紅嬋這么年輕就成名,背上的擔子更重。她跳得好,大家夸;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有人急著開噴。
媒體也推了一把波。有的報道直接把她玩樂跟比賽失利掛鉤,標題起得聳人聽聞,像“全紅嬋退賽后游樂園狂歡,成績?yōu)楹蜗禄俊边€有記者,像《南方日報》的朱小龍,8月時在直播里拿全紅嬋的“過去”和“現(xiàn)在”對比,話里帶刺,被網(wǎng)友噴得刪了微博,報社還得出來道歉。
全紅嬋發(fā)那組照片后,幾個小時就上了熱搜,轉發(fā)量幾十萬。評論區(qū)里,支持的少,罵的多,而且越罵越離譜,連她吃榴蓮、給家人買手機都被拿出來說事,說她不自律、不愛國。結果就是,全紅嬋一個放松的舉動,被炒成了“塌房危機”。
樊振東的預言
樊振東是國乒的主力,世界冠軍拿到手軟,但也說過一句特別實在的話:“賽場外我不希望成為焦點,因為很多事情會被放大。”她這次被批評,生活里一點小事被無限放大,樊振東早看透了這點。
樊振東自己也不是沒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2021年東京奧運會,他拿了男團金牌,可單打輸給了馬龍,網(wǎng)上就有人說他“關鍵時刻掉鏈子”。他那時候就說過,運動員的生活被盯著看,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全紅嬋其實也明白這道理。她去年接受采訪,說過一句:“粉絲喜歡的不是我,是跳水?!彼?,大家愛的是她的金牌,是她在跳臺上的那一瞬間,而不是她這個人。她受傷了,想休息一下,可在有些人眼里,她就得永遠是那個“完美冠軍”,不能有半點瑕疵。
樊振東的經(jīng)驗教訓,全紅嬋正在重走一遍。競技體育里,成績是硬道理,社交媒體把運動員的每一步都攤開給人看,放大得好看是光環(huán),放大得不好就是污點。全紅嬋才18歲,還在長身體、學做人,輿論卻不給她犯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