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李宗偉最近又掀起了一陣討論風暴——高調(diào)官宣添了“小祖宗”。
這一消息不僅讓朋友圈沸騰,更讓很多資深羽毛球迷一秒穿越回那個“林李宿命對決”的年代。
誰說人生三十而立,四十就不能再贏一局?大馬之光這回,是在家庭幸福賽道狠狠超了一把林丹??!
往事翻開就像舊畫冊泛黃頁邊,林丹和李宗偉這對老冤家,當年在世界羽壇就是“天生一對死對頭”。
從2000年最初交鋒,到2018年謝幕戲,每逢重 賽幾乎都要撞上。
論場上的搏殺,兩人互有高光,但林丹那一堆比獎杯還沉的金牌,簡直讓對方成了“羽壇帶刀護衛(wèi)隊長”,冠軍是一人獨享,亞軍卻總陪在他身旁。
記憶最深或許還是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李宗偉一路通關小怪獸,卻偏偏在boss房,也就是決賽,又遇上了林丹。
看似觸手可及的勝利,終究還是被林丹用三個絕殺球逆轉(zhuǎn)。
這種時刻,連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有人吐槽李宗偉“千年老二”,但誰能想到,這樣的遺憾本身竟也成了一種力量,在無數(shù)人心中,他的故事反倒成為勵志典范。
生活卻從不按劇本出牌。一紙癌癥診斷書,把李宗偉職業(yè)生涯按下暫停鍵。
他奔赴異國異鄉(xiāng)求醫(yī)問藥,不惜重金只為生命續(xù)航。
33次電療像是與惡魔的較量,喉嚨嚴重受損,吃東西時需要噴麻藥才能勉強吞咽。洗澡時也會忍不住偷偷哭泣。
但最終,考慮到身體狀況和未來的健康。2019年他宣布退役,成為無數(shù)球迷心中的最大意難平。
反觀林丹,那也是一身榮耀卸甲休兵,選擇更多時間陪家人。
“沒有李宗偉,我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绷值ざ脊_認了這份惺惺相惜。
敵人有時比朋友還懂你,一場場巔峰對決,其實互相成就。
退役后兩人,行情也開始分道揚鑣。李宗偉搖身一變,成了地產(chǎn)開發(fā)商和體育場主理人,事業(yè)版圖擴大,仿佛換了個人生角色。
“帶娃、開房產(chǎn)、管理體育館、秀恩愛”,全能老爸的標簽貼得明明白白,還成了社交平臺活躍網(wǎng)紅。
哪怕經(jīng)歷過病痛,李宗偉依然能夠臉色紅潤地官宣添丁進口,“來認識我家新任小祖宗!”
配文里都是溫情,實力演繹失意王者的幸福逆襲。
林丹呢?沒有在娛樂圈瞎折騰,干脆轉(zhuǎn)行成全民羽毛球推廣員,帶著曾經(jīng)的輝煌去中小學“現(xiàn)身說法”。
兩人已經(jīng)沒必要在“誰更?!眴栴}上再較勁,現(xiàn)在同臺只剩惺惺相惜,以及對曾經(jīng)的光輝歲月會心一笑。
外界總愛爭論:“到底誰更成功?”殊不知,人生根本不是一盤比賽。
林丹靠冠軍承包歷史,李宗偉贏在“人設反轉(zhuǎn)”:商海游刃,家庭美滿,連母憑子貴這種幸福劇本他都能主演。
就算未能站上最高領獎臺,人生的下半場照樣打出了王者節(jié)奏。
有趣的是,兩位球場老英雄,如今各自耕耘各自幸福領地,一點也不比年輕小將差。
話說回來,有人拼成績,有人拼人生布局。林李幾十載糾葛,看似誰輸誰贏,其實早就用各自方式回答了那個老掉牙問題:追求極致到底圖個啥?
也許他們早已明白——賽場上下,無需奢談贏家。
劉德華都說過,要成為一段傳奇其實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善始善終。
不管你喜歡林丹的霸氣橫掃,還是更共情于李宗偉的倔強韌性,都別著急下結論。這兩位的“最后一局”,恐怕誰也猜不到結局。
冠軍和幸福,誰才是最后贏家?說到底,不過是各自的人生發(fā)球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