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進入國家隊的5位女籃球員,誰最可惜?應該是迪拉娜吧?

中國女籃在國際賽場上的出色表現(xiàn),讓球迷們對這支隊伍充滿期待。然而,國家隊的名額終究有限,每一次集訓名單的公布,總會伴隨著一些優(yōu)秀球員未能入選的遺憾。

未能進入國家隊的5位女籃球員,誰最可惜?應該是迪拉娜吧?

在女籃隊伍集訓之初,有五人的入選呼聲其實很高,但遺憾的是她們都未能入選,她們分別是迪拉娜、張曼曼、徐晨妍、劉禹彤、張敬一,而要論及這五位可惜程度,筆者認為迪拉娜應該能夠排在第一位: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她的缺席,使國家隊錯失了一位正值巔峰的即戰(zhàn)力。

第五位:張敬一(北京隊)

張敬一是從大學聯(lián)賽轉(zhuǎn)型職業(yè)賽場的代表球員,上賽季在 WCBA 場均貢獻 12.3 分,三分命中率高達 42%,曾單場命中 7 記三分,展現(xiàn)出極強的投射能力。

筆者認為,張敬一屬于典型的 “純射手”,身高 1 米 82 主打后衛(wèi),防守對抗能力較弱,場均僅 0.9 次搶斷,組織能力也一般,場均助攻 2.1 次。國家隊后衛(wèi)線更需要攻防一體或組織核心型球員,純射手的生存空間本就狹窄。而且她缺乏國際大賽經(jīng)驗,對 FIBA 更遠的三分線適應情況還未可知。因此,她的缺席屬于功能優(yōu)先級選擇的結果,可惜程度較低。

第四位: 劉禹彤(北京隊)

有 “女版奧尼爾” 之稱的劉禹彤,上賽季在 WCBA 場均能得到 18.6 分、8.2 個籃板,籃下命中率高達 72%,得分能力相當強悍。

但筆者不得不說,她的短板也十分突出。身高 2 米 01,體重超過 100 公斤,移動速度較慢,防守覆蓋范圍有限,場均僅 0.8 次蓋帽,與國家隊 “快節(jié)奏、強轉(zhuǎn)換” 的戰(zhàn)術體系難以兼容。在如今的國際女籃賽場,對內(nèi)線球員的機動性要求越來越高,劉禹彤的風格與這種趨勢不太契合。所以,她未能入選更多是風格適配問題,可惜程度有限。

第三位:徐晨妍(江蘇隊)

24 歲的徐晨妍是江蘇隊冉冉升起的年輕鋒線,上賽季在 WCBA 場均能拿到 11.5 分、4.2 個籃板,三分命中率 36%,展現(xiàn)出不錯的投射能力。

筆者認為,徐晨妍具備成為空間型鋒線的潛力,她的身高和投射能力在年輕球員中較為出色。但她的不足也很明顯,缺乏國際大賽歷練,在聯(lián)賽面對高強度對抗時,表現(xiàn)穩(wěn)定性不足。上賽季季后賽中,她的場均命中率較常規(guī)賽下降了 8 個百分點,關鍵球處理也略顯稚嫩。國家隊目前更傾向于選擇黃思靜、李夢等成熟鋒線,徐晨妍的缺席更多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階段,未來還有機會,所以可惜程度相對較低。

第二位:張曼曼(江蘇隊)

張曼曼是江蘇女籃后場的重要力量,上賽季在 WCBA 場均貢獻 7.2 分、3.5 個籃板、4.1 次助攻和 2.3 次搶斷,搶斷數(shù)位列聯(lián)賽前五,助攻失誤比達到 3.4,表現(xiàn)相當穩(wěn)健。

她曾入選東京奧運會備選名單,具備一定的國家隊磨合經(jīng)驗。筆者覺得,她在防守端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1 米 78 的身高讓她能夠從 1 號位防到 3 號位,這種防守覆蓋能力在后衛(wèi)線中實屬難得。然而,中國女籃后衛(wèi)線競爭異常激烈,李緣、王思雨、楊力維等主力地位穩(wěn)固,金維娜等輪換球員也有穩(wěn)定發(fā)揮。張曼曼進攻端相對薄弱,場均得分僅 7.2 分,三分命中率 28%,這讓她在競爭中處于劣勢。雖然她的缺席有位置內(nèi)卷的因素,但筆者認為,她的防守能力本可以為國家隊在高強度比賽中提供更多選擇,未能入選還是有些可惜。

第一位:迪拉娜(廣東隊)

作為廣東隊的核心球員,迪拉娜上賽季在 WCBA 聯(lián)賽中場均能拿到 13.6 分、8.2 個籃板和 2.1 次助攻,投籃命中率達到 54.3%。在總決賽對陣四川隊的兩場比賽中,她分別貢獻 18 分 10 籃板和 15 分 8 籃板的兩雙數(shù)據(jù),為廣東隊奪冠立下汗馬功勞。

從國際賽場表現(xiàn)來看,2022 年女籃世界杯,她場均出場 12.3 分鐘,能得到 4.1 分 3.2 籃板,在有限的時間里效率頗高。筆者認為,28 歲的迪拉娜正處于職業(yè)生涯黃金期,1 米 95 的身高可勝任 4、5 號位,其移動速度和防守強度在國內(nèi)同位置球員中堪稱頂尖。她上賽季場均 2.3 次搶斷和 1.2 次蓋帽的數(shù)據(jù),充分彰顯了她在防守端的威懾力。而且她擁有 2022 年世界杯亞軍、2018 年亞運會冠軍等豐富的國際大賽經(jīng)驗,對國際賽場的節(jié)奏和對抗強度有著極佳的適應能力。

這樣一位 “全能型內(nèi)線”,完全可以成為國家隊內(nèi)線的重要補充,尤其是在面對高強度對抗的國際賽事時,她的籃板保護和防守能力正是球隊所需要的。此次未能入選女籃亞洲杯集訓名單,或許是教練組有其他的戰(zhàn)術考量,但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一大損失,她的缺席是這五位球員中最令人可惜的。

綜合來看,迪拉娜是這五位球員中唯一一位無明顯短板、正值巔峰、具備大賽經(jīng)驗且能填補國家隊戰(zhàn)術缺口的球員。她的缺席并非實力不濟,可能是教練組戰(zhàn)術側重或輪換計劃所致,但這確實讓國家隊錯失了一位能在攻防兩端提供穩(wěn)定貢獻的全能鋒線,可惜程度遠超其他四位。

相關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