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最近在熱身賽里大殺四方,三場狂勝波黑讓球迷看得熱血沸騰
女籃接連大勝印尼、韓國、新西蘭,總凈勝分高達107分,場邊球迷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可惜少了李夢的身影,多少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文案:鳳梨 編輯:鳳梨
三場比賽下來,女籃的防守像換了支隊伍,場均只讓對手得60分,搶斷數(shù)直接翻倍。
這防守強度,比去年強太多
而這也讓大家想起了曾經(jīng)的得分王——李夢。
當時宮魯鳴宣布李夢無緣亞洲杯時,引起了全網(wǎng)的聲討
當時很多人罵他太殘忍,為了新人舍棄立下過大功的老臣,做法讓人心寒
評論區(qū)都是對宮魯鳴的質疑,覺得他是“老眼昏花”
現(xiàn)在回頭看,不得不說,宮魯鳴的決定很高明。
今年女籃在亞洲杯的防守表現(xiàn)比去年強太多,同時也掀開出了李夢的“遮羞布”
其實,李夢的處境沒那么簡單,先看看她的競技狀態(tài)。
今年她已經(jīng)30歲,職業(yè)運動員的黃金期正在慢慢過去,膝蓋的傷病反反復復,影響了她的速度和爆發(fā)力。
去年巴黎奧運會,她的狀態(tài)就明顯不如巔峰時期,場上的移動能力比以前差了大概五分之一。
回到國內打WCBA總決賽,她帶傷硬撐了快40分鐘,結果只拿了9分,沒能幫四川女籃保住冠軍。
競技體育就是這么殘酷,狀態(tài)下滑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教練選人得看當下的表現(xiàn),不是只看過去的功勞簿。
再來說說訓練態(tài)度的問題,這可能是李夢和宮魯鳴矛盾的起點。
今年集訓開始前,李夢因為要參加商業(yè)活動,請過幾次假,沒能全程跟隊訓練。
這在宮魯鳴看來,可能就不符合他一貫強調的紀律要求。
他有個“三從一大”的原則,從嚴、從難、從實戰(zhàn)出發(fā),大運動量訓練,一個都不能少。
李夢雖然也在集訓時完成了高強度的投籃任務,但斷斷續(xù)續(xù)的參與度,難免讓教練覺得她沒完全投入。
更別提去年的那場風波,張隆領隊的前妻公開指責李夢插足婚姻,鬧得沸沸揚揚,多少影響了她的公眾形象。
雖然這些私生活的事沒被證實,但輿論的壓力肯定讓李夢在隊里處境更復雜,也會影響女籃隊伍中的訓練氛圍。
除了訓練態(tài)度,形象上的分歧也讓李夢和宮魯鳴漸行漸遠。
他上任時就定了規(guī)矩,隊員訓練時要素顏,保持樸素形象,統(tǒng)一行動。
可李夢偏偏喜歡個性化,訓練時常帶著精致的妝容,金黃色的頭發(fā),亮閃閃的美甲,場下還活躍在各種商業(yè)活動里。
這些在宮魯鳴眼里,可能就是“花里胡哨”,和他的團隊理念格格不入。
有球迷說,化妝又不影響打球,新時代的運動員展現(xiàn)個性有什么錯?
但在宮魯鳴的體系里,紀律大于一切,任何個性化的行為都得服從團隊的整體要求。
在一次采訪中曾說過“球員最美時刻是球場贏球,非生活上花里胡哨的東西”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大家都知道說的是李夢,怎么看都像是在表達不滿。
可李夢又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兩人都不肯讓步,自然看對方不順眼。
宮魯?shù)娘L格可是出了名的硬。
他帶男籃時就敢把狀態(tài)下滑的老將直接拿下,2015年亞洲杯愣是用年輕人打出冠軍。
這次接手女籃,他也是一樣,紀律第一,狀態(tài)說話。
付政浩就說過,宮魯鳴連比李夢更大的球星都開除過,哪會在乎什么資歷?
大家也能看出來,宮魯鳴選人看的是紀律和團隊配合,個人能力再強,也不能凌駕于集體之上。
他這次調整陣容,明顯是為了未來的奧運會做準備。
亞洲杯只是起點,后面還有奧運落選賽,隊伍得年輕化,得有活力。
張子宇、楊舒予這些新人,速度快,沖擊力強,完美契合宮魯鳴的快節(jié)奏打法。
反觀李夢,恰恰是那種個人風格很強的類型。
她的“勒布朗·夢”綽號,來自她在場上敢突敢投,關鍵時刻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宮魯鳴要的是團隊籃球,每個球員都得像齒輪一樣,嚴絲合縫地運轉,不能隨意發(fā)揮。
李夢的風格和宮魯鳴的理念,注定像兩條平行線,很難交匯。
宮魯鳴的選擇也是為了球隊的整體未來考慮。
年輕球員的崛起,也讓宮魯鳴有了更多選擇。
18歲的張子宇,身高2米多,熱身賽里砍下34分14籃板,籃下命中率超80%,被譽為“女籃姚明”。
楊舒予、羅欣棫這些小將也在場上展現(xiàn)了活力和紀律性,配合默契,防守積極。
熱身賽三場大勝波黑,尤其是第二場124比57的比分,證明這支新隊伍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節(jié)奏。
沒有李夢,球隊照樣運轉得順暢,這讓宮魯鳴的決定看起來更有底氣。
新老交替是競技體育的規(guī)律,30歲的李夢面對這些冉冉升起的新星,位置確實沒那么穩(wěn)固了。
當人,這不代表李夢沒有任何價值。
她過去的表現(xiàn),大家都看在眼里。
關鍵時刻的三分球,帶傷上場的拼勁,哪次不是讓球迷熱血沸騰?
但競技體育就是這么現(xiàn)實。
當年輕球員用更快的腳步、更默契的配合填補了防守漏洞,隊伍的整體節(jié)奏就變了。
李夢的防守短板,在新陣容的對比下,顯得格外明顯。
楊毅那句“防不了任何人”雖然聽著刺耳,可數(shù)據(jù)和比賽畫面擺在那里,誰能反駁?
這三場勝利不是否定李夢的過去,而是說明女籃已經(jīng)找到了新的方向。
現(xiàn)在女籃的勢頭越來越猛,三連勝只是個開始。
楊舒予、羅欣棫這些年輕球員正在用實力證明自己,韓旭在內線的統(tǒng)治力,也讓對手望而生畏。
而李夢還在努力調整狀態(tài),追趕隊伍的步伐。
競技體育從來不講情面,狀態(tài)起伏是每個運動員都要面對的挑戰(zhàn)。
李夢的缺席不是故事的終點,而是她重新出發(fā)的起點。
女籃的未來還在繼續(xù),誰又能說李夢不會卷土重來呢?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