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開拓者對陣火箭的夏季聯(lián)賽,中國新星楊翰森又成了焦點!瞧,那位第16順位被選中的小伙子,手持保障性合同,卻依舊這般拼搏,著實令人欽佩。但看完他四場首發(fā)的表現(xiàn),球迷心里真是五味雜陳 —— 到底是驚喜多還是擔憂多?
咱先看亮眼的。四場比賽下來,楊翰森簡直是 “全能戰(zhàn)士” 附體。他前三場比賽累計貢獻35分、12籃板、10助攻、6蓋帽的豪華數(shù)據(jù),在夏季聯(lián)賽新秀中相當驚人。對陣鵜鶘時,他取得15分、3個籃板、2次助攻、1次搶斷以及2次蓋帽的數(shù)據(jù),順帶刷新了好幾項紀錄。你猜怎么著?他不光能在籃下硬鑿得分,還能像后衛(wèi)似的給隊友喂餅,時不時來個追身大帽,場邊觀眾都忍不住拍巴掌。
且說18日與火箭的這場比賽,上半場的楊翰森仿若開了掛一般。搶籃板像釘在籃下,傳球又快又準,還結結實實給了對方中鋒一個大火鍋。可到了下半場,他像是沒油的車,跑不動、投不準,好在靠著經驗穩(wěn)住了領先,最后拿了 8 分 8 籃板 5 助攻 3 蓋帽。這種 “半場神半場凡人” 的表現(xiàn),其實藏著大問題。
在我看來,楊翰森的三大弱點,說好聽點是成長空間,說實在點就是 “攔路虎”。
一.體能是老大難。四場都是下半場掉鏈子,第三節(jié)還能蹦跶,第四節(jié)就成了 “慢動作”,在 NBA 賽程強度下被無限放大,他上半場場均貢獻 7.2 分,命中率 52%,但下半場得分驟降至 3.6 分,命中率僅 38%,能透支還導致他在防守端的注意力下降,夏季聯(lián)賽中下半場犯規(guī)占比高達 61%.
二.力量也差點意思。面對壯碩的對手,手中的籃板球常被奪走,楊瀚森存在力量不足的問題,缺乏低位強打的能力。在面對 NBA 級別的高強度防守時,他往往難以靠身體優(yōu)勢卡住位置并完成強打,導致進攻端戰(zhàn)術較為單調,容易被對手針對。
三.還有犯規(guī)。有時候太急著斷球,伸手就被吹,自己都懊惱得拍大腿。雖然具備不錯的籃板意識,但在對抗卡位時,因為力量劣勢無法穩(wěn)定住位置;還有在背打時,由于力量不足,容易被對手切球或導致自己掉球;楊瀚森體重相對較輕,這使得他在內線對抗中不占優(yōu)勢,屢屢對抗后失位。
其實,夏季聯(lián)賽乃NBA為新秀提供的練手平臺。其強度低于常規(guī)賽,卻對新人極為重要,是新人暴露問題之所。楊翰森的全能,證明了他有打 NBA 的天賦;但這些弱點,也恰恰是他進步的方向。黃種人球員征戰(zhàn)NBA,體能與力量方面本無先天優(yōu)勢,然誰說后天無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