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3中0 17分鐘怒砍0分!依舊被宮魯鳴重用,球迷:王思雨差在哪

中國女籃101-66大勝韓國隊奪得亞洲杯銅牌時,這場35分的大勝本應該是救贖之戰(zhàn),但宮魯鳴在用人上的固執(zhí),再次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李緣全場17分鐘3中0怒砍0分,卻始終占據首發(fā)位置。而交出19分7籃板7助攻的王思雨,直到賽事收官戰(zhàn)才能獲得足夠信任。這種離譜的用人差距,足足貫穿了整個亞洲杯。

全場3中0 17分鐘怒砍0分!依舊被宮魯鳴重用,球迷:王思雨差在哪

整個亞洲杯賽事,李緣的表現都很難讓人滿意。在小組賽階段,很多人認為重用李緣是為了練兵,想著到了打硬仗的時候,自然會讓王思雨這樣的主力后衛(wèi)上場。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小組賽對陣實力較弱的球隊時,李緣的問題被球隊的勝利掩蓋。對陣印尼,3投0中靠罰球得到1分;對陣韓國,2投0中得0分。對陣新西蘭,拿到7分6助攻,盡管表現拉胯,宮魯鳴還是讓她獲得場均15分鐘的出場時間。當時就有球迷質疑,王思雨在場上時,進攻效率更高,為什么還要給拉胯的李緣如此多機會?但是宮魯鳴并沒有作出解釋,只是堅持一味的把李緣放入首發(fā)名單。

半決賽對陣日本隊,成為了一個轉折點。李緣首發(fā)出戰(zhàn)3分鐘,攻防兩端都沒有存在感,隨后直接被棄用。但即便如此,宮魯鳴也沒有給王思雨足夠的信任!王思雨只出場12分鐘,卻能2投2中拿到5分2次助攻,效率值達到+8,是替補球員中最高的。在關鍵硬仗中,明明王思雨表現更可靠,為什么不讓她多打一會兒?

到了季軍戰(zhàn),這種用人安排更加突出。李緣不僅首發(fā)登場,17分內3投0中一分不得,而王思雨一上場就有貢獻,突破分球盤活全隊進攻,砍下19分7籃板7助攻的全面數據,幾乎是在垃圾時間內打出來的。即便表現如此出色,她的出場時間也只有16分鐘,甚至還比李緣少。

有人說宮魯鳴重用李緣是為了培養(yǎng)年輕球員,但李緣25歲,王思雨29歲,兩人只相差4歲,而且王思雨雖然有傷病影響,但29歲王思雨正處于職業(yè)生涯巔峰期。除此之外,王思雨在2022年世界杯,23年亞洲杯、亞運會等大賽都是首發(fā)后衛(wèi),大賽經驗比李緣豐富得多。所謂的培養(yǎng)年輕球員,更像是宮魯鳴為自己的固執(zhí)找的借口。

還有把這種離譜的用人歸結為戰(zhàn)術需要的,但只要看過比賽的人都清楚,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借口!李緣作為組織型后衛(wèi),別說發(fā)揮特點,連最基本的控球組織都做不好,她在場上最大的問題就是粘球,把球握在手里停滯兩三秒,等隊友跑出空位又錯過傳球時機。

這種不會處理球的表現,根本打不成任何戰(zhàn)術體系。中國隊的雙塔戰(zhàn)術需要后衛(wèi)及時傳球,李緣要么傳不進內線,要么傳球時機慢半拍,導致韓旭、張子宇經常在移動中接球,很難形成有效進攻。而王思雨上場后,同樣的戰(zhàn)術,她能在擋拆瞬間就把球送到內線,或者在對手包夾時迅速分外線,這才是戰(zhàn)術需要的組織能力。宮魯鳴的說戰(zhàn)術需要,卻把最能執(zhí)行戰(zhàn)術的球員摁在替補席,用一個拖慢進攻節(jié)奏的后衛(wèi)打首發(fā),這種邏輯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再者,李緣的防守也撐不起戰(zhàn)術。她的身高和力量在后衛(wèi)里不占優(yōu),卻喜歡盲目上搶,結果被對手一個變向就輕松過掉。半決賽打日本,被19歲的田中心連突幾次,這種攻防兩端都拖后腿的表現,怎么可能是戰(zhàn)術需要?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宮魯鳴在采訪中竟表示李緣能夠扛起中國女籃未來的大旗。這番話放在整個亞洲杯的背景下,顯得格外諷刺。一個在關鍵戰(zhàn)中3分鐘就因攻防全無存在感被換下、季軍戰(zhàn)17分鐘得0分、場均失誤比得分還多的球員,連當下的比賽都撐不起來,何談扛未來的大旗?

能打關鍵球的后衛(wèi),始終得不到信任。宮魯鳴的這番評價,完全是對現實的無視,似乎看不到李緣在場上的掙扎,也看不到王思雨在場時球隊的流暢。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李緣和王思雨誰更強,而是宮魯鳴的用人邏輯,是不是適合這支中國女籃。宮魯鳴自己也說過,現在這支女籃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可結果呢?成了能者下,庸者上

相關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