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陳夢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談及職業(yè)生涯里還有一點小遺憾,那就是沒拿到世錦賽女單冠軍,與大滿貫失之交臂,但是,自己也盡了最大努力!
陳夢坦言,“對于我的職業(yè)生涯運動成績來說,還是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因為作為乒乓球運動員,都想拿到三大賽冠軍,其中有世界杯,世乒賽,奧運會,這三大賽的冠軍才能成為大滿貫!”
“我雖然拿到了兩屆奧運會冠軍,但是,我沒有拿到世乒賽冠軍,兩次第二名,一次第三名,東京奧運會后,我是離大滿貫最近的一次,因為我在半決賽中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輸?shù)舯荣悾鞘亲钸z憾的一次!如果那次能贏下了,我將會成為最快大滿貫!”
要知道,孫穎莎、王曼昱跟陳夢的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在伯仲之間,這也就是陳夢能在奧運會上戰(zhàn)勝隊友,又會在世錦賽上被隊友打敗,至今無緣成為夢寐以求的大滿貫選手的主要原因。
陳夢的大滿貫遺憾是競技體育殘酷性的縮影,但是,她的職業(yè)生涯因兩枚奧運金牌和對抗體制壓迫,而更具傳奇色彩。正如她所言:“遺憾是動力,而奧運金牌讓我與自己和解?!标悏粲脠皂g證明,沒有獎杯能定義時代,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不少人都說東京陳夢贏下冠軍是勝在經(jīng)驗,那是一部分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陳夢這時候的技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雖然孫穎莎和王曼昱在進攻和防守方面獨樹一幟,但陳夢同時做到了極致,更勝一籌!
還有人認為,陳夢拿到單打名額是靠內(nèi)幕,我認為不然,在我看來陳夢這個周期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大滿貫,然后退役。唯一的解釋就是陳夢沒有拿到2021的世乒賽冠軍,她想再撐兩年,結果2023年,陳夢又失敗了,但是因為國家隊和省隊的需要,她又撐了一屆奧運會。
至于陳夢為什么會拿到奧運單打名單,應該是上天對她最大的饋贈!
說奧運會不同于一般性質的比賽,一點都不為過。
考驗的不僅是雙方的技術能力比拼,更重要的是實戰(zhàn)能力能發(fā)揮到什么水平。
陳夢在巴黎奧運會決賽前的每一場比賽,簡直是穩(wěn)操勝券的感覺,因為陳夢已經(jīng)拿過一屆,這一屆自己的心態(tài)和從未拿過的孫穎莎心態(tài)是完全不同的,陳夢表現(xiàn)得更加穩(wěn)重和輕松,所以,更能發(fā)揮出最好的技術水平。
巴黎奧運會女單對決,孫穎莎明顯不如陳夢來得堅定和穩(wěn)定,整場比賽下來,幾乎看不到陳夢情緒上的波動。
特別是在近乎全場都在為孫穎莎加油聲的山呼海嘯里,絲毫不見陳夢情緒的起伏,首局首個發(fā)球失誤,首局大比分落敗,但這沒有影響到陳夢后面的所有發(fā)揮。
對奧運會這種國際大賽的極度重視,對擁有冠軍的強烈欲望,在這樣特殊的環(huán)境里,孫穎莎的心態(tài)顯然不如陳夢。
不過,即便陳夢在巴黎成功實現(xiàn)奧運會女單冠軍的衛(wèi)冕,但是,不少人似乎都對陳夢的這個冠軍含金量不太認可,認為這樣的成就莫說與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比,就是與李曉霞、丁寧這樣的大滿貫選手比,也差著呢!
不可否認,奧運單打選拔過程可能存在一些爭議,但競技體育終究是以結果說話的,沒有理由去質疑陳夢奧運冠軍的成色,因為她是靠自己的本事打下來的冠軍。
當然,鄧亞萍第一次奧運奪冠才19歲,張怡寧女單登頂不到23歲,而陳夢的職業(yè)生涯屬于大器晚成,東京奧運會奪得女單冠軍接近28歲,巴黎奧運會衛(wèi)冕已經(jīng)30歲了。
除此之外,陳夢比不上鄧亞萍、王楠和張怡寧的就是奧運周期內(nèi)的長時間統(tǒng)治力,榮譽高度絕對是達到的,就是厚度不夠,你可以說世錦賽的水平最高,但奧運會的關注度不是世錦賽能比的!
但是,兩個奧運單打冠軍的意義絕對是大于單圈大滿貫的,假設可以用世錦賽冠軍去換奧運會冠軍的話,相信沒有一個運動員不愿意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世錦賽就是拿奧運會入場券的比賽,重要性沒法比,不然為什么會叫奧運周期??!
中國乒協(xié)主席劉國梁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奧運比賽贏一場是一場,輸一 場就是一輩子!”確實,奧運會四年舉辦一次,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奪 取奧運金牌是每一個運動員的終極夢想,正是由于奧運會四年一次,奪冠的難度就相當大,而運動員的巔峰時期又有幾個四年?
競技體育,沒有借口,不接受理由,唯有成績能鍍你金身,這也是競技體育最大的魅力!
多少年以后,人們不會記得誰當過多久的世界第一,誰拿過多少個商業(yè)賽的冠軍,只會記得陳夢衛(wèi)冕奧運會女單冠軍的成就!
你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