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迢千
編輯|影娛先鋒
誰能想到?985名校的學生,能對著奧運冠軍罵出那么難聽的話!
深夜發(fā)的內(nèi)容,簡直刷新三觀。
他不僅指名道姓痛罵王楚欽“靠擦邊發(fā)球上位”;還攻擊孫穎莎“發(fā)育不良的侏儒永遠拿不到單打冠軍”。
更令人揪心的是,這并非個例。
從樊振東坦言“想起網(wǎng)暴就恐懼”,到孫穎莎、王楚欽被惡意攻擊。
國乒健兒們在賽場上面對強敵的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同胞的“暗箭”。
01高材生的惡語
這事兒爆出來時,網(wǎng)友都炸了:“985的書白讀了?”
很快網(wǎng)友們扒出了發(fā)帖人的身份:廈大外文學院23級日語專業(yè)。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學生還是校乒乓球協(xié)會的宣傳部長。
這個每天和“體育精神”打交道的學生,在去年9月,他還作為新生代表,簽了《誠信承諾書》。
結(jié)果轉(zhuǎn)頭就對著運動員惡語相向。
身份的巨大反差讓輿論嘩然:
網(wǎng)友扒出他當志愿者那陣,可能是嫌補貼沒到位,轉(zhuǎn)頭就把火撒到孫穎莎、王楚欽身上。
“拿運動員撒氣?這操作我看不懂”,這是評論區(qū)最多的話。
更過分的是,他并不是一時沖動。
據(jù)網(wǎng)友爆料,孫穎莎穿件新訓練服,他能追著嘲諷“審美堪憂”。
王楚欽比賽失誤個球,他連夜剪個“黑料合集”發(fā)出去。
學校說要調(diào)查,他才磨磨蹭蹭寫了封道歉信。
可那信看著就別扭。
字里行間卻滿是“迫于壓力”的敷衍,甚至暗指“運動員不該玻璃心”。
這樣的“道歉”,與其說是認錯,不如說是對輿論的暫時妥協(xié)。
02霍啟剛的預言
兩年前霍啟剛說這話時,還有人覺得他小題大做。
現(xiàn)在再看,這不就是孫穎莎、王楚欽的現(xiàn)狀嗎?
他倆拿的榮譽,堆起來能放一桌子:
孫穎莎10歲進入省隊,15歲入選國家隊,日復一日的訓練讓她的正手進攻成為世界乒壇的“殺手锏”。
王楚欽從少年隊時的“暴脾氣”到如今的沉穩(wěn)擔當,背后是無數(shù)次大賽失利后的反思。
兩人搭檔混雙五年,連續(xù)拿下世乒賽三連冠,還為中國奧運會拿下混雙第一枚金牌。
這是王濤、劉偉之后,國乒混雙三十年未有的壯舉。
他們倆已然成為世界乒壇標志性人物,人氣和實力兼具的“青年運動員”。
但就是這樣的拼勁,還有人在網(wǎng)上酸:“運氣好罷了”“對手放水了”。
網(wǎng)友都看不下去:“為了黑而黑,至于嗎?”
樊振東的這句話,道出了太多運動員的心聲。
這位曾經(jīng)的世界第一卻因粉絲圍堵拍攝患上賽場焦慮,甚至還有陌生人闖入房間,造成他多年的心理陰影。
而他的遭遇卻時常在體育圈出現(xiàn)。
孫穎莎訓練結(jié)束被粉絲追車,嚇得躲進器材室。
王楚欽只因和隊友多說了幾句話,就被編造出“隊內(nèi)不和”的狗血劇情。
更可怕的是,網(wǎng)暴已經(jīng)越過了運動員本人,蔓延到他們的家人。
有粉絲為了“維護偶像”,跑到運動員父母的社交賬號下辱罵。
評論區(qū)的一句話戳到了多少人的心:
當觀眾不再關注比賽本身的精彩,而是沉迷于“粉圈爭斗”。
當運動員的訓練、社交、甚至私人生活都被置于放大鏡下審判。
我們失去的,可能是整個體育精神的純粹。
03讓體育回歸體育
從廈大學生的辱罵到樊振東的恐懼,從孫穎莎的堅守到王楚欽的成長。
這些故事指向同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對待為國爭光的運動員?
保護運動員,真的不能再等了。
日本球迷在16歲的張本美和拿了世乒賽八強,都歡呼“未來可期”。
咱們呢?運動員拿了銀牌,都有人問“怎么沒拿金牌”。
歐美觀眾看比賽,精彩回合就鼓掌。
咱們賽場邊,偶爾還能聽到“滾出國家隊”的喊聲。
他們或許不是完美的偶像,也會有狀態(tài)起伏,會輸比賽,會有情緒。
但這也正是真實的體育。
他們值得被尊重,不是因為金牌,而是因為在賽場上永不言棄的精神。
值得被善待,不是因為顏值,而是因為日復一日的堅持與付出。
運動員拼盡全力站在賽場上,無論輸贏,都值得被尊重!
廈大學生的道歉信里寫著“真心認識到錯誤”,但真正需要反思的,或許不止他一個人。
當談論運動員時,能否記住他們首先是“運動員”,然后才是“偶像”?
我們或許可以做一些小事:
不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黑料”,不參與對運動員的人身攻擊。
不把飯圈那套“控評”“打榜”的規(guī)則搬到體育圈。
當觀眾學會為精彩的回合鼓掌,為對手的拼搏致敬,為失利者說句“沒關系”。
或許我們才算真正讀懂了體育。
結(jié)語
國乒的榮耀,從來不是某個人的孤軍奮戰(zhàn),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從鄧亞萍的“初代大魔王”,到張怡寧的“無敵是多么寂寞”,再到如今孫穎莎、王楚欽的“青春風暴”。
他們傳遞的不僅是冠軍獎杯,更是“不懼挑戰(zhàn),敢于勝利”的中國精神。
最后,我們問問自己:
當看到運動員在賽場上揮汗如雨時,你會為他們的拼搏鼓掌嗎?
當他們遭遇失利時,你能說一句“沒關系,下次再來”嗎?
當網(wǎng)暴出現(xiàn)時,你愿意站出來說“請停止傷害”嗎?
畢竟,涼了英雄的心,最終會冷了整個賽場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