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日的新加坡游泳世錦賽上,男女混合4×100米自由泳接力預賽挺讓人關注的。中國隊游完全程用了3分25秒12,總排名第10,沒能進決賽。最后拿到決賽資格的是美國、法國、荷蘭、中立運動員B、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和加拿大這幾支隊伍。
圖片取材于網絡
中國隊沒進今晚的決賽,不少觀眾都對教練組安排的棒次有疑問,覺得這次教練組膽子太大了。咱們來看看比賽過程吧。
這場預賽,中國隊派了陳俊兒、王浩宇、余依婷和楊雯文上場。第一棒陳俊兒表現(xiàn)還行,前半程一度沖到第3,一二棒交接時,中國隊是第5個完成的,跟前面的隊伍差得不遠。第二棒王浩宇發(fā)揮得更出色,幫中國隊往前趕了2個名次,到二三棒交接時,已經沖到第3了。第三棒余依婷也穩(wěn)住了節(jié)奏,保持著第3的位置,順順利利完成了交接。
圖片取材于網絡
眼看情況往好里走,誰也沒料到最后一棒楊雯文在沖刺的時候突然慢了下來,被其他隊伍一個個超過,最后中國隊只拿了小組第5,總排名第10,只能遺憾地跟決賽說再見了。
從每一段的成績來看,問題更明顯了。第一棒陳俊兒游了48秒77,第二棒王浩宇48秒10,第三棒余依婷53秒72,而最后一棒楊雯文沒發(fā)揮好,只用了54秒53。跟那些進決賽的隊伍比,中國隊最后一棒的差距太大了,這也是沒進決賽的關鍵原因。這就讓人琢磨了,教練組安排棒次的時候,是不是充分考慮了每個選手的特點和狀態(tài)?特別是沖刺階段的人員安排,怎么會出這么明顯的差錯呢?
圖片取材于網絡
去年多哈世錦賽上,中國隊拿過這個項目的冠軍,當時潘展樂、王浩宇、李冰潔、余依婷還創(chuàng)下了3分21秒18的亞洲紀錄和全國紀錄。這次參賽的陣容跟上次不一樣,自由泳的主力潘展樂和李冰潔沒參加預賽。
聽說潘展樂這次比賽狀態(tài)不太好,男子100米和200米自由泳都沒進決賽,中國隊可能是想讓他保留體力參加后面的項目,才沒讓他上接力預賽。但從結果來看,這么安排有點不值。放著大賽經驗豐富、實力強的主力不用,反而派上經驗少的隊員,教練組這步棋走得也太冒險了。
圖片取材于網絡
這次沒比好,也讓人想起教練組以前一些類似的“大膽安排”。過去的大賽接力項目里,就有過藏著主力不用、派年輕選手上場,最后成績不好的情況。比如2023年世錦賽,男女4×100米自由泳接力預賽,教練組沒讓潘展樂上,派了楊金潼、紀奕存,結果預賽就被淘汰了。這些事都說明,教練組在安排人員和戰(zhàn)術的時候,太相信自己了,沒好好評估對手和自己的實力。
圖片取材于網絡
央視頻道CCTV5、CCTV5+的節(jié)目表:
圖片取材于網絡
圖片取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