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3年11月20日,距離國足與韓國隊的世預賽次輪戰(zhàn),只剩下了1天時間。有關中韓兩國足球層面的思考與討論,也變得多了起來。作為國家隊根基的聯賽,也成為了其中一個重要的討論話題。正是因為K聯賽的高質量,才能讓眾多韓國球員以此為跳板奔向歐洲聯賽。相比K聯賽,現階段的中超不但不能起到幫助球員去往歐洲的作用,反而連自身生存都成了難事。
《足球報》記者賈巖峰發(fā)布了一篇名為《中國平安合同到期,2024中超誰來冠名?》的文章,文中內容直指了新賽季中超聯賽的痛處。金元足球時代,中超各隊分紅數千萬元甚至超過4000萬。當下中超已盛景不再,各隊分紅減少至800萬元,下跌了至少80%;除了主要冠名商中國平安合同到期、可能退出外,中超主要轉播商之一騰訊也大概率會退出對新賽季中超的轉播。這也就預示著,新賽季的中超聯賽,將有可能會面臨“裸奔”的尷尬局面。
中超之所以會混到如今“一地雞毛”的下場,究其原因還是贊助商難以收回成本。不可否認,過去三年的疫情對聯賽有很大沖擊。但足協對贊助商的態(tài)度,也極大影響了贊助商的投資熱情。像不合時宜的中性名、公益足球政策,實際就是嚴重打擊投資人熱情的行為。連大投真金白銀的俱樂部投資人都不重視,聯賽的贊助商又怎么會看到通過贊助聯賽而獲利的前景呢。
據悉,中國足協正在對平安進行挽留,同時也在尋找潛在的“接班人”,以避免旗下的最頂級聯賽在新賽季“裸奔”。不過,再留平安贊助一年,或是找到愿意扛起社會責任重擔的情懷企業(yè),都是一件難事。至于新的聯賽轉播商,雖然找到的概率較大,但聯賽轉播分紅,恐怕還是會繼續(xù)下降。
在中國足球經歷了大面積反腐后,宋凱也一度被球迷們視為了中國足球的救星。當下,最該引起足協和宋凱重視的,可能既不是國足世預賽和亞洲杯的成績,也不是短期內無法看到成果的青訓體系搭建,而是要避免中超聯賽的“崩塌”。就像賈巖峰所說的那樣:“聯賽的生存問題也在考驗著新的足協領導班子,上任伊始國字號就是世預賽,聯賽又面臨著贊助商和冠名商的接連退出,宋凱們肩上的擔子是相當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