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VS雷霆!這,才是我們想看的NBA!

一場期待了好些天的比賽。

騎士VS雷霆!這,才是我們想看的NBA!

騎士和雷霆的榜首之爭,開打之前的一些數(shù)據(jù)鋪墊:

一個本賽季沒輸過西部球隊,一個沒輸過東部球隊。

雷霆場均凈勝12.1分,騎士場均凈勝11.8分,兩支球隊凈勝分都排在歷史前五。

騎士進攻效率為121.3,排名全聯(lián)盟第一;雷霆防守效率為102.7,排名全聯(lián)盟第一。

可以理解為矛盾對決。

如果你和我一樣,看了比賽直播就會明白:為何人家雷霆和騎士是各自分區(qū)的第一。

配得上。

這場球,才是球迷期待的,NBA應(yīng)有的樣子,這應(yīng)該是本賽季內(nèi)容質(zhì)量最好的一場球。

觀感和昨天的某兩支球隊的下飯局,完全就是兩回事。

東方不敗VS西方不敗,本場比賽雙方一共30次交替領(lǐng)先,打得有來有往。

129-122,騎士笑到了最后。

并非馬后炮,如果常規(guī)時間是這個比分,比賽進入對攻的節(jié)奏,雷霆是很難贏騎士的。

高手過招,強度必然提升。

兩隊的邏輯如果都是瘋狂“圍剿”持球大核的話,誰占優(yōu)勢?

這場球看來,是騎士。

克利夫蘭會投籃、會處理球的人更多。

斯特魯斯的17分和杰羅姆的15分,太要雷霆命了。

這叫什么?角色球員的回應(yīng)。

雷霆最近的兩次輸球,一場輸騎士,一場季中賽決賽輸雄鹿,一點都不是偶然。

老毛?。?strong>OKC缺內(nèi)線,缺體型。

你外線確實能防能咬,掐住了米切爾,但是讓阿倫和莫布利半場得了27分,改用楊毅的話:騎士,他高啊!

全場下來,騎士雙高一個25+12+6,一個21+10+7,統(tǒng)治了內(nèi)線。

哈騰單中鋒的缺點又暴露了。

雙塔比單塔多一個人,雷霆兌現(xiàn)不出機動性和投射優(yōu)勢,還遇到不利于他們的尺度。

這是集中展示他們有多么需要切特-霍姆格倫的一場球。

要是他和卡魯索能打,雷霆會好很多。

咬到最后,騎士的聯(lián)防+前場籃板球致勝。

最后時刻的一個回合雷霆被騎士連拿5個前場籃板+造籃板犯規(guī),要命了。

交易截止日之前,不知看到巨大弱點的雷霆,普雷斯蒂會不會有動作。

打一般球隊,哈騰夠用了。

但是...

騎士不一般。

兩邊都在圍剿持球手,騎士回應(yīng)的比雷霆更好。

騎士陣容非常合理,特別是內(nèi)線,兩個大個子能投能防,也給外線投射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信心,球隊戰(zhàn)術(shù)也豐富。

現(xiàn)代雙塔優(yōu)勢一直在于內(nèi)線防守、籃板和護框,這個道理大伙都懂。

騎士今年蛻變的地方在于:莫布里提升了自己的投籃空間。

把中距離成功擴大到三分線外。給了球隊進攻更大的空間。莫布里的進一步提升,讓球隊擁有更高的搭配性。

外面,搭配一堆能投的。

除了雙塔,還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加蘭在恢復健康以后,他在本賽季的進步。

“圍剿”米切爾?沒關(guān)系,加蘭能處理球。

一旦有了籃板球保障,內(nèi)線有了投籃,陣容有了深度,騎士確實厲害。

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人對騎士的改造:阿特金森。

在勇士,哥們兒沒少學到東西。

尤其,是進攻端的思路。

那最后一個問題:帝哥為什么不看好目前的騎士。

克利夫蘭在常規(guī)賽很厲害,但我之前回答兄弟們問題的時候講過,不看好騎士能沖出東部。

想過東部,最大的競爭者就是凱爾特人。

如果綠軍VS騎士,那比賽很可能會變成這樣:一打一的單挑局。

這時候,凱爾特人的鋒線優(yōu)勢(尤其是三號位),就會體現(xiàn)出來。

而米切爾+加蘭,需要面對霍勒迪+小白。

一個系列賽的消耗,對于這兩位核心來說,是巨大考驗。

具備無限換防資源的凱爾特人,不會給騎士那么多三分球機會的。

騎士如果想要走得更遠,需要升級三號位,這是我對比賽的判斷。

但如果這兩隊打一系列賽,會很精彩,挺期待季后賽碰面的。

相關(guān)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