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不知道得罪了誰,總被投訴審核,現在重新發(fā)一遍。
首先筆者認為,討論什么聯(lián)賽應該有升降級,外援應該嚴重限制,這些政策,讓本土球員多上場的,這都是損招兒,并不會真正讓本土球員變得更好。
好的外援一定利大于弊
而真正能讓本土球員變強的,恰恰相反,CBA應該取消外援的限制。這里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球隊儲備2名外援,然后不限制上場時間,想怎么打怎么打,或者是,就像今年網傳的走歸化球員加外援的政策,并且上場時間無限制。這樣既可以使球員上場時間變得更合理,又可以增加聯(lián)賽的比賽強度和觀賞性。這樣其實也就為我們本土球員營造了一個超強的比賽環(huán)境。要知道,別的籃球強國的國家隊員,可能個個都是外援級別的,甚至都是外援級別之上的水平,如果你連聯(lián)賽里的外援都競爭不過,你打國際比賽,憑什么贏?
費爾德和馬尚都是超級外援
那有人說,場場外援打滿,本土球員能得到鍛煉嗎?這問題其實更好解決,要么擴軍,cba增加隊伍,要么cba比賽增加場次。之前一個賽季50多場,就比較合理。場次多了,外援也不能不考慮使用時間了。誰能一直打,還沒傷病,也不累呢?這樣一來,我們的本土球員自然就會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相對來說,擴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參賽隊伍多了,就會需要更多的球員,自然也會有更多的本土球員得到鍛煉,不會因為外援增加而喪失發(fā)揮和成長的機會。
以上兩點解決了CBA聯(lián)賽強度和本土球員出場機會的問題,那么假設這兩點都解決了,不排除仍然有一些本土球員就是要躺平的情況,反正有外援,我差不多打打就可以了,于是乎甚至直接躺平積極性并沒有徹底調動起來。確實外援收入薪水就是高,理應干更多的活兒,承擔更多的責任?,F行規(guī)則下,即使我們本土球員打得和外援一個數據,甚至比他還好,但是頂薪就600萬,這可能就不符合常理了。所以,要把球隊本土球員頂薪設置的和外援一樣高。公平競爭嘛,明明有球員數據以及戰(zhàn)術地位和外援一樣高,為什么,外援貴,他們只能拿600萬一年?憑什么?所以,cba工資就不應該區(qū)分什么外援本土,只要你有這個本事,有這個能力,你拿和外援一樣多,甚至更高都可以。
你看看在這樣高強度對抗環(huán)境,高薪水目標的吸引之下,再能打得出來的本土球員,到了國際賽場上,有沒有競爭力?想想都知道答案,到時候還用什么歸化球員?我們國家隊都是外援級別,甚至比外援還能打的大神!
本土球員會得到更好的提高
金子總會發(fā)光
當然這樣的政策實行起來一定會有一小段時間的陣痛期,這個時候我們所有人應該給本土球員和中國籃球一點時間,一點支持,相信未來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