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宋世雄現(xiàn)狀:定居北京老到認不出,托舉兒女成才后卻都在國外

父母之恩在于托舉!

86歲宋世雄現(xiàn)狀:定居北京老到認不出,托舉兒女成才后卻都在國外

在宋世雄的那個年代,能把子女送到國外深造,真是不容易,

如今86歲的他,和老伴安安穩(wěn)穩(wěn)的在北京度過晚年,

只是模樣大變,已經(jīng)老到基本上都快認不出來了。

雖然兒女不在身邊,但是當?shù)鶍尩脑趺茨懿粧炷钅兀?/strong>

近期,86歲的宋世雄被網(wǎng)友偶遇,只是那模樣老的讓人不敢認,但神奇的是盡管年齡大了宋老說起話來還是那么的字正腔圓。

如果不是真愛粉,誰能認出這位走路都打晃的老爺子曾經(jīng)是全中國體育迷的“聲音偶像”?

記得在1981年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那晚,他一句“我們贏了!”通過收音機傳遍大街小巷,雖然沒有畫面但聽到他的聲音仿佛就能感受到現(xiàn)場的氛圍。

那時候的宋世雄站在央視演播室里,眼睛有神比聚光燈還亮,語調(diào)精準又激昂,聲音讓人共情,可又有誰能想到其實在他5歲時還被別人誤以為是個啞巴?

別的小孩在5歲的時候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而宋世雄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父母急的帶他到處找醫(yī)生喝偏方,原本老家在河北唐山,為了給他治病愣是搬去了北京。

結(jié)果連“病因”都查不出來,別人都說老宋家生出了個啞巴,結(jié)果沒多久他摔了個大馬趴,疼得他哇哇叫站起來后嘴里不停地喊著“媽媽”。

這一喊像是打開了他的任督二脈一樣,也或許是長時間不說話的壓抑,宋世雄對聲音格外敏感,在初二的時候他聽到學(xué)校廣播里在放北京足球隊的比賽解說實況,原本對體育沒興趣的他卻被一下子給吸引了。

后得知里面的播音員是張之時就收集了許多張之老師解說的體育賽事錄音,不僅一邊聽一邊模仿還癡迷到要給張之寫信,每次都得讀個十幾遍改個七八次的才敢給寄出去。

沒想到的是張之還真給回信了,兩人因此成了通信筆友,1957年,宋世雄有意報考北大去學(xué)播音專業(yè),可惜造化弄人臨近高考前感染了肺結(jié)核就沒能去考成。

不過他并沒有放棄,白天當小工掃大街,晚上就對著收音機練聲,直到有一次宋世雄鼓起勇氣把自己的一段解說寄給了張之,沒想到對方很驚喜非常看好他,于是在1960年他破格進入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體育組實習(xí)。

1961年是他第一次站在比賽賽場當解說,那是他臨時替補感冒的張之搭檔,當時他手心里緊張的都是汗,可一開口聲音沉穩(wěn)節(jié)奏準確,沒有一個觀眾聽出這是個新人,反而聽到他的解說感覺自己身臨其境。

從此他成為解說臺前的“新聲代”,尤其是在1981年中國女排對陣日本,宋世雄的解說到達了可以寫進歷史的地步,他對語速和語調(diào)的把控能讓聽眾的情緒跟著他的解說上下起伏。

一聲“球進了!”讓人們集體落淚,之后的五次女排賽的解說也都是宋世雄擔(dān)任,他幾乎解說了中國體育所有高光時刻,從奧運首金、女排五連冠到世界杯足球賽,這也成就了他“體育金話筒”的地位。

當然,他能有如今的成就也少不了自身的努力,像擔(dān)任世界足球杯解說時為了避免叫錯球員名字的尷尬,宋世雄可是補足了功課,他工作間的地上都是堆積如山的運動員資料,每場比賽前他都要查閱幾十份資料記下每一名選手的戰(zhàn)績。

直到2000年他才從央視退休,而在此期間他已經(jīng)解說過2000多場賽事了,遍布在各個體育領(lǐng)域,不過還是有許多粉絲懷念他的聲音和帶冬情緒的解說,所以在2008年的奧運會上央視又把他請來了。

2021年和2024年也都為奧運、為中國加油過,甚至到現(xiàn)在要是還有人邀請他解說,相信他也是義不容辭。

除了事業(yè)上的幸運,宋世雄在家庭中也非常的幸福,1960年他遇到了一生摯愛鐘瑞,兩人同專業(yè)在日常相處中被彼此吸引,1965年便結(jié)婚了。

宋世雄忙于臺里,鐘瑞就辭職在家?guī)Ш⒆樱?976年鐘瑞因病住院,宋世雄為了照顧妻子頻繁像臺里請假,結(jié)果被說“瀆職”被停職了一個月,宋世雄沒怨言還是盡心盡力的照顧鐘瑞。

鐘瑞好后也理解宋世雄的煩悶,每天也都會變著法的給宋世雄做好吃的,陪他聊天解悶,1978年宋世雄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除了這些他們還有一兒一女,他們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非常統(tǒng)一,哪怕自己苦點也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即使他們有這么多榮譽其實自己過的也非常拮據(jù)。

兩個孩子也沒有辜負他們的希望,高考成績都出奇的好,女兒去了加拿大當一名主持人,兒子赴美是一名工程師,只是最后都定居在了國外。

兩個孩子分隔在兩地,夫妻兩人選哪一邊都不好選,其次他們也舍不得離開北京,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兩人忙活了一生卻沒有一個子女愿意留在自己的身邊。

如今宋世雄就住在這老胡同里過著與昔日輝煌截然不同的晚年生活,兒女遠在海外,只有老兩口相依為命,雖然嘴上總說“只要他們過得好就行”但每當看到鄰居家兒孫繞膝的場景心里難免泛起一絲酸澀。

倒是他們從未向子女抱怨過,就像當初正是他們鼓勵孩子們?nèi)プ非蟾吒h的夢想一樣,從未想到要把他們困在身邊。

對于天下父母來說,最大的欣慰莫過于看子女展翅高飛,對于子女來說父母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雖然現(xiàn)在宋世雄老了、聲音輕了、步子慢了,但那份為國吶喊的熱情還在,那段與老伴相依為命的溫情還在,有這些似乎也就夠了。

對此,大家怎么看?

相關(guān)新聞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