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凌晨,男籃亞洲杯決賽落幕,中國男籃以89-90一分之差惜敗澳大利亞,收獲亞軍。盡管未能奪冠,但這支隊伍用拼勁贏得了所有球迷的認可,12名球員都可昂首離開,主帥郭士強更是憑此役贏得滿堂尊重。
決賽最后3.9秒,中國男籃手握球權,廖三寧發(fā)球給胡明軒,后者接球后腳滑仍完成投籃,可惜皮球彈筐而出,錯失絕殺。
雖有遺憾,但全場比賽中國男籃的表現足夠驚艷——胡明軒三分7中5砍26分,用爆發(fā)式表現證明,胡金秋出戰(zhàn)27分52秒,貢獻20分10籃板的兩雙,程帥澎12分、趙睿10分,每位登場球員都全力貢獻。
郭士強:東北老帥的無聲變革
誰能想到,這支“破繭成蝶”的隊伍,掌舵者竟是郭士強?當他再次執(zhí)掌國家隊教鞭,外界的反應平淡到甚至帶著一絲疑慮。
過去十年,中國男籃連續(xù)無緣奧運,上屆亞洲杯更是慘跌第八,球迷們失望透頂,早已不抱希望,很多人并不相信這位本土老帥,能給注入大量新鮮血液的隊伍帶來什么“質變”。
可郭士強沒喊口號,他用帶著東北口音的親切話語拉近與每個隊員的距離,他或許不是戰(zhàn)術最多變的主帥,卻為每場比賽的對手做足了準備,細致到每個眼神,每次跑位。
賽后,他沒責備錯失絕殺的胡明軒,反而挨個擁抱,輕拍他們的后背,這種被外界稱為“儒帥”的風格,恰恰是這支年輕隊伍最需要的“定海神針”,他曾說,他挑選的,是那些愿意在場上“拼命”的人,事實證明,這并非虛言。
胡明軒:絕殺未遂,星光耀眼
那個夜晚的聚光燈,最終還是落在了胡明軒身上,他投失了最后一球,一個本可以讓他封神的壓哨絕殺,但這點微不足道的遺憾,又怎能掩蓋他整場的奪目光芒?全場出戰(zhàn)僅22分鐘,他三分線外7投5中,砍下全隊最高的26分,外加3個籃板和3次助攻。
在球隊第二節(jié)陷入得分荒時,是他連續(xù)命中遠投,如同給瀕臨熄火的引擎重新注入燃料,在末節(jié)澳大利亞隊瘋狂反撲時,也總能看到他挺身而出,一次次把對手的反擊扼殺在搖籃里。
一場決賽,他用無可挑剔的進攻表現為自己正名,也證明了自己完全有能力勝任國家隊的首發(fā)后衛(wèi),對胡明軒來說,這場比賽的意義,早已遠超最后一投的得失,這分明是一場雖敗猶榮的個人證明之戰(zhàn)!
團隊烙?。簾o名英雄亦能扛旗
胡明軒并非孤軍奮戰(zhàn),這支中國男籃最令人驚喜之處,在于它呈現出的整體性,淋漓盡致地印證了郭士強“人人皆兵”的建隊思路,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球隊貢獻著,無論是分數,還是看不見的光芒。
內線的胡金秋打了全隊最長的近28分鐘,高效拿下20分和10個籃板的兩雙,他和年僅20歲的王俊杰憑借整個賽事的出色發(fā)揮,雙雙入選亞洲杯最佳陣容,程帥澎與趙睿的得分也都上雙,提供了穩(wěn)定火力。
甚至像高詩巖,出場12分鐘一分未得,但他兇悍的貼身防守,一次奮不顧身的魚躍救球,其價值遠非數據能體現。
就連那些出場時間極短的趙嘉義、李祥波,也是這支隊伍不可或缺的螺絲釘,這股“所有人都瞧不起我們,但我們偏偏最爭氣”的集體意志,像一面旗幟,飄揚在賽場的每個角落。
晉級之路:從被質疑到震懾亞洲
這場蕩氣回腸的決賽并非憑空而來,它是球隊在本屆賽事中不斷進化的最終形態(tài),回顧晉級之路,這支隊伍的成長軌跡清晰可見,仿佛一步一個腳印。
小組賽首戰(zhàn),他們面對東道主沙特阿拉伯,僅以93-88險勝5分,一度讓外界對他們的前景感到擔憂,甚至有些沮喪。
然而,這似乎是他們唯一的顛簸,隨后的比賽,中國男籃越戰(zhàn)越勇,勢不可擋,他們先是以超過30分的優(yōu)勢大勝印度,接著又輕取約旦,以小組頭名身份直接晉級八強,進入淘汰賽,球隊的狀態(tài)被徹底激活。
四分之一決賽,他們79-71力克老對手韓國隊,一場硬仗打出了全隊的團結與拼搏,半決賽面對大洋洲勁旅新西蘭,賽前普遍認為勢均力敵,結果中國隊卻以98-84大勝對手14分,打出了行云流水般的團隊籃球,徹底點燃了國內球迷久違的期待。
一分之差:冠軍雖失,心卻已贏
正因如此,當他們站上決賽場面對世界強隊澳大利亞時,心態(tài)已然不同,幾乎沒人指望他們能贏,但所有人都想看看他們能拼到什么程度。
比賽的進程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中國隊從開局就保持領先,優(yōu)勢一度擴大到兩位數,站在場邊的郭士強,聲嘶力竭地呼喊著“防守”,那份激情透過屏幕傳遞給了場上的每一名球員,他們頂住了對手一次又一次的反撲,將懸念一直拖到了最后一刻。
冠軍與亞軍之間,有時只隔著籃筐前沿的幾毫米,如果胡明軒的投籃再高一點,這會是一個更加完美的夜晚,一篇關于“絕殺封神”的壯麗史詩。
但競技體育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確定性,一個不那么完美的結局,反而讓這支隊伍贏得的東西更多——他們贏得了未來,也贏回了所有人的心,這場比賽的意義,或許與勝負本身,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它,更像一場對自我的超越。
結語
郭士強的執(zhí)教同樣可圈可點,他激發(fā)了球員的斗志,場上不停呼喊“防守”的激情感染著每一個人,從賽前不被看好,到一路闖進決賽并險些絕殺,中國男籃雖獲亞軍,卻贏得了未來和球迷的心,胡金秋與王俊杰入選亞洲杯最佳陣容,更是對這支隊伍實力的最好證明。
如果胡明軒命中最后的三分絕殺澳大利亞隊的話,或許中國男籃這一夜將會變得更加完美,但是一分惜敗固然遺憾,郭士強帶領的12名隊員們卻贏得了未來,更加贏得了所有中國球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