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wǎng)
中國隊大勝德國隊,勇奪世界杯!
不開玩笑,是真的!只不過——是機器人世界杯。
今年3月,“清華火神隊”就以9:0戰(zhàn)勝東道主德國Sweaty隊,奪得了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德國公開賽類人組(成人尺寸組別)的冠軍。
俠客島探訪過這支冠軍足球隊的“球員”。你別說,機器人張弓搭箭、直掛死角的樣子,還真有點專業(yè)球員的意思。
“清華火神隊”的機器人球員,是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的加速T1機器人。
一
不只踢足球。今年可謂人形機器人的破圈之年。
自春晚上宇樹機器人的“手絹舞”后,各家國產(chǎn)機器人廠商便摩拳擦掌,決心一展所長。
先是馬拉松。4月,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莊開跑。最終,“天工”機器人從2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全程用時約2小時40分,這個水平接近人類業(yè)余跑者的中游水平。
北京亦莊“人機半馬”比賽上,天工Ultra機器人奪得冠軍。
再是格斗賽。5月,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參賽主體的格斗賽在杭州舉行。4臺宇樹公司G1機器人,佩戴拳套護具展開激戰(zhàn)。你一記右勾拳、我一個左正蹬,摔倒后支棱起身,打得有來有往。
宇樹公司G1機器人格斗賽直播畫面。
還沒完。下半年還有一系列活動:
8月,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在北京舉辦,項目包括百米跑、立定跳遠、足球賽等;12月,眾擎機器人自由格斗賽將在深圳舉辦,拳手清一色是“全尺寸類人身高”,也是世界首次……
二
2025年,為啥人形機器人產(chǎn)業(yè)突然爆發(fā)?
一個關(guān)鍵原因,成本下降了。
“在核心零部件上,我們幾乎都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做出相當甚至更好的性能?!边@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海圖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許華哲的判斷。
硬件方面,業(yè)內(nèi)人士稱,當前國際機器人巨頭特斯拉和Figure等公司80%以上的零部件合作方都在中國。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丁寧甚至開玩笑稱,在硬件和控制方面,中國已具備了“卡脖子”的能力。
隨著大模型的發(fā)展,強化學習和算力成本也在大幅降低。丁寧告訴俠客島,過去做機器人控制,要建模、寫代碼,非常費力。但現(xiàn)在,直接構(gòu)建一個仿真環(huán)境,扔進去“100萬臺虛擬機器人”,通過獎懲機制,讓它們自主演化出最佳運動策略?!耙郧斑@一套訓練成本極高,現(xiàn)在一、兩千萬就可以支撐一個中小企業(yè)完成從零到一的開發(fā)?!倍幷f。
三
有人說了:打拳、射門是好看,但好像不實用。機器人真能像人一樣給我做飯洗衣服嗎?
按照業(yè)界的共識,機器人的“職業(yè)前途”,是先“進廠打工”,然后再“入戶服務”。
工廠已經(jīng)有了機械臂,人形機器人最適合的場景,是那些“還需要人跑腿”的工作,比如在低溫環(huán)境中搬運物料。所以,當前人形機器人的主要應用場景,在車廠、倉庫、冷鏈物流等等。國內(nèi)優(yōu)必選的機器人,就已經(jīng)在極氪的工廠里搬物料、裝零件了。
做家務這類場景,看似簡單,其實更難,因為需要更強的任務理解能力。丁寧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機器人在倒咖啡時能自發(fā)“抖一下手”,是因為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理解知道這樣能讓殘液流出,而不是人后臺教給它這個動作——這才叫具備真正的任務理解能力。目前,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大家在“物理常識建?!鄙隙歼€沒有真正突破。進入家庭場景,恐怕要再等等。
四
等多久?
5到10年是業(yè)界比較多的說法。
機器人畢竟不是科技玩具??碩a翻跟頭、打拳擊久了也會疲勞。從“表演”走向“勞動”,是機器人的必然路徑,不過這需要時間。
1894年,人類舉辦了第一場汽車比賽,102輛車里完賽的不到五分之一,很多人說“還沒我騎馬快”。如今的人形機器人,或許也正站在這樣一個歷史時刻——
在加速進化中,已經(jīng)踉蹌邁出了第一步。
文/錦行
采訪/雪騏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