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尤文等五豪強推動意甲重要變革 14窮起義風波再次上演

國米即將啟程前往中東,參加意大利超級杯。

國米尤文等五豪強推動意甲重要變革 14窮起義風波再次上演

賽前,四支參賽隊之一的拉齊奧主帥薩里表示:“這項賽事根本和競技無關,你只是拿了錢就跑而已。意甲只想著謀取利益,滿世界跑去乞討錢財,在賽程如此密集的情況下,我們還設立了四支球隊參加的意大利超級杯……”

薩里有此抱怨,是因為賽程太過密集。

藍鷹是意甲負荷最重的球隊之一。在歐冠,他們被分入了有馬競、凱爾特人、費耶諾德的困難小組。在意杯,國米等隊早早出局,拉齊奧卻認真踢,甚至還在杯賽踢了慘烈的羅馬德比。如今連意超杯都要多踢一場,薩里不爽,并不奇怪。

然而,正當拉齊奧球迷都在力挺薩里,抨擊足協(xié)為了錢,完全不管球員負荷之時,同一時間在意甲聯(lián)盟的會議上,拉齊奧老板洛蒂托站到國米、AC米蘭、尤文等五大豪強的對立面,阻撓意甲改革的事,也證明站在薩里對立面的不止是足協(xié),也包括他的老板。

日前在意甲聯(lián)盟會議上,國米CEO馬洛塔作為關鍵人物,協(xié)同AC米蘭、尤文圖斯、那不勒斯、羅馬等隊,呼吁意甲“縮編”至18隊,甚至16隊,但這一提議遭遇極大阻力。

五大豪強希望意甲縮編,理由有四。

首先,球員負荷。這些年來,各杯賽(如歐冠、世界杯歐洲杯、世俱杯)都在擴軍,還新增了如歐國聯(lián)這樣的賽事,賽事總量大幅增加。這些增加的賽事都是赤金打造,能提供豐厚的回報。相比之下,意甲聯(lián)賽收益不斷下滑,就變得相對雞肋了一些,減少輪次減輕負荷,也算是關愛球員。

再者,財政危機。這幾年意甲轉播費日益下滑,蛋糕變小,分配方式也產生了很多爭議,于是每次意甲聯(lián)盟的20強峰會最后都會變成吵鬧。如果能少2支或4支球隊,每隊能相對多分一點,會有助于緩解矛盾。

其三,也是參考法甲德甲的成功案例。多年來德甲只有18支球隊,因為輪次少,球員負荷相對小于其他聯(lián)賽,所以德甲球員在參加歐戰(zhàn)、世界大賽時總是體能更加充沛,這對德甲球員的大賽表現,以及痛刷數據搞好“銷路”,都提供了很大幫助。法甲也縮編至18隊,效果不錯。那么意甲為什么不跟上呢?

其四,競技水平。意大利足球目前狀況不好,很難湊齊20支高水平球隊來踢頂級聯(lián)賽,這些年意甲每年總會有那么1-2支球隊實力太孱弱,根本沒有競爭力。如果縮編能把這種球隊排除在頂級聯(lián)賽之外,提升整個聯(lián)賽的水平和觀賞性,那有助于意甲的自救。

這一次的呼吁,是馬洛塔牽頭。按《安莎社》說法“國米和另一支豪門最積極”。

時代變了,策略就要變。如今意甲縮編,是符合時宜的正確決策

若不變會怎樣?2023年,像巴雷拉、特奧這樣的豪門主力、當紅國腳,一年俱樂部、國家隊賽事踢了60多場,非常辛苦。如果不變,那么2025年時,類似球員一年可能要踢80場,且不說傷病、狀態(tài)什么的,這也不人道好吧!

而且,減少意甲的輪次,不僅僅是照顧豪強球隊。

如果意甲出的國腳能在減輕聯(lián)賽負荷時,提升世界杯歐洲杯表現,提升聲望和“錢程”;如果意甲水平能因此有所提升,未來再談轉播費時不至于再賣不上價……那受益的是整個聯(lián)賽。

可是美好的藍圖未必能夠兌現,因為總有人只顧眼前,不看長遠。有拉齊奧為首的14隊組織起“同盟”,堅決反對縮編。

一方面原因,是錢的問題。小球隊認為縮減名額后,會增大他們的保級壓力,一旦掉級,就分不到蛋糕了。至于意甲總蛋糕減少?小球隊表示,能分到才是第一位的!

另一個原因,是話語權的問題。

近年,意甲奉行所謂“意式民主”——就是最粗放的“少數服從多數”。小球隊數量多,投票總勝出,因此,這些年來始終是大球隊被打壓,小球隊被照顧。

舉例:20年前莫拉蒂、貝盧斯科尼時期的意甲,國米、米蘭等隊一年的電視轉播費收益能達到1.05-1.1億歐元。20年來通貨膨脹,但聯(lián)賽頭部球隊一年的電視轉播費收益反而只有7-8千萬而已。錢哪去了?因為分配方式巨變,小球隊分得更多。

雖說非意大利籍球迷看意甲,都是沖著大球隊來的,但偏偏總是小球隊在“剝削”大球隊。因為意甲分錢的話語權,不在豪強球隊一方。這一次14窮起義,也是不希望馬洛塔等人掌握話語權。

總之,意甲如今境況艱難,意大利足球也遇到很多問題,但亞平寧還是有些有識之士能提出些具有建設性的變革意見,問題在于,這些努力,總會因為阻力而無法落實。這才是意甲最大的難題。且看這一次的意甲縮編的變革,會不會像前幾次那樣無疾而終吧。

相關新聞

RELATED NEWS